王小波(1952.5—1997.4)
当代著名小说家、思想家,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理科学生,后于美国匹兹堡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中篇小说《黄金时代》成名。1997年至今,作品被广泛阅读,经久不衰。
《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万寿寺》《红拂夜奔》等代表作品,被誉为当代中文阅读无法绕过的传世经典,亦受到史学界、哲学界格外推崇;其作品对当代国人思维方式和心灵地图的塑造有不可低估的影响,阅读王小波,已成为当代中国人寻求自由、智慧、有趣的一种隐秘象征。
【读王小波,读懂自由】
★李银河独家授权八卷本“王小波传世经典”
★收入王小波先生最受推崇、最具收藏价值小说、随笔、书信二百余万字
★迄今为止王小波最佳读本
本书收入《革命时期的爱情》《柔情似水》《地久天长》《绿毛水怪》等四篇小说,及一篇回忆小波的文章《马悲鸣忆王小波》。
《革命时期的爱情》以文革为背景,小波在前言中说:“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复杂。”《地久天长》《绿毛水怪》《柔情似水》是小波的早期小说,或纯洁动人,或天马行空、感伤浪漫,或以同性爱写爱之深邃与绝望之美。
1997年,小波因以《柔情似水》改编的剧本而获得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拿到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
久仰了王小波的大名,第一次读却不是最经典的《时代三部曲》——在国图里晕转了半日,只发现了一本纸质粗糙、装订简单的《王小波经典大全3》。翻了下前言:讲的是“性爱”。一个关键词,最终就把他带回来了。 一共借了三本书,这一本也是最先翻开的。也是很醉...
评分王小波的文字总是如此,初而干瘪,继而入迷,乃至入胜。在你最想大笑的时候使你大哭,哭后说不上万念俱灰,但头顶40瓦的灯光不觉间竟降了炽度,好比从树叶的缝隙看武斗者胸插矛枪做孤独的胡旋。呜咽之歌,垂死之舞,此时不加悲词,反用戏谑,终归是“纠结”二字太浅,难以...
评分夜里想起了这本书,是因为我感到愤怒。 我在写一个短篇的时候呢。一切都相对而言的比较顺利,但遇到了性爱描写的时候,我就感觉仿佛我的房间里突然就存在了一个警察 好像他随时就要拿着警棍要敲到我的头上一样,我就想起了王小波的这部小说 都21世纪了,中国的电影和小说,什么...
评分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说:“悲伤减轻之后成为忧愁,滑稽失去自身的重量则变成幽默。幽默把自我、世界以及自我与世界的各种关系,都放在被怀疑的位置上。” 幽默可以让重的事物变轻,让沉重的话题变成人们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在嘴边调侃的闲话。但是有一个人,他的幽...
评分革命时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确实有这样的句式,要把心思别进一个布景,才能重重地涂抹,好像把雨季灌进丛林,把音乐灌进正在奔跑的时间。在全然的情绪的浸泡里,我只能打开我全身每一个渴慕酸胀的毛孔去阅读王小波每一个文字。 年老的王二走在一条雾气弥漫的马路上,他...
我仿佛已经很老了,又好像很年轻。革命时期好像是过去了,又仿佛还没开始。爱情仿佛结束了,又好像还没有到来。我仿佛中过了头彩,又好像还没到开彩的日子。这一切好像是结束了,又仿佛是刚刚开始。
评分那年头不管你花多么大的精力去干任何事,最后总是没有结果,因为那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年代。王小波的书就是这样,明明笑得不行,却突然想流泪。
评分革命时期,吃饭和性爱没有一个完整的逻辑,死亡也变得不真实,“那年头不管你花多么大的经历去干任何事,最后总是没有结果,因为那是只开花不结果的年代”。
评分柔情似水原来就是东宫西宫小说版
评分这本里选的四篇风格迥异,开篇的《革命时期的爱情》和结尾的《绿毛水怪》都有魔幻的味道,而中间的《地久天长》是直来直去,简单诚挚地抒发感情,《似水柔情》(是《东宫西宫》的原著?)又将上一篇的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阿兰隐隐约约有李碧华小说人物的味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