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清代肖像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晚明、清代肖像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作者:徐默
出品人:
页数:171
译者:
出版时间:2013-5-1
价格:CNY 5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5030415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肖像画 
  • 绘画 
  • 清代 
  • 艺术评论&理论&艺术史 
  • 明代 
  • 美术 
  • 文献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晚明、清代肖像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内容简介:中国肖像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具备了初始的萌芽。至迟在两宋时期,肖像画作为独立的画科则已经完成。明、清两朝,人物画呈现出相对衰退的尴尬局面,而此一时期肖像画的空前繁荣弥补了人物画创作的不足。随着晚明肖像画大师曾鲸的出现,肖像画领域终于诞生了以个人命名的风格流派“波臣派”。这一绘画流派的出现,促进了明末肖像画的发展,对我国清代肖像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末清初利马窦、郎世宁、艾启蒙、王致诚等人先后来华,使已经开始酝酿变化的中国肖像画进入更加快速的发展变革的历史时期。他们来华后的创作实践,丰富了中国肖像画的笔墨技法,使传统的墨骨、敷色两大传统肖像绘画受到影响。以禹之鼎等人为首的“白描派”、焦秉贞等人为首的“西学派”,都是清代前期最主要的肖像画流派,与“波臣派”一同构成了我国晚明、清代肖像画的三大主流。清末任伯年等人的出现,则将曾鲸以来的中国肖像画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接受了曾鲸、禹之鼎等人的肖像画创作方法以及曾鲸再传弟子徐璋生纸写生的方法,同时继续接受西方传来的肖像画技法,创造出了兼工带写、写意型的中国肖像画新形式。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