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铿(1846—1926),又译奥伊肯,德国哲学家,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就学于哥廷根大学与柏林大学,先后任瑞士巴塞尔大学、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曾在英国、美国、荷兰多所大学任客座教授。倭铿称自己的哲学为“精神生活哲学”,认为生命的高级阶段是精神生活,它使人格获得升华,人生的意义就是克服自然与精神、个体与总体的矛盾,成就崇高。主要著作有《亚里斯多德的研究方法》《哲学术语史》《伟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等等。
“无论在什么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必须并且能够独自面对他自己的上帝,靠自己获得他的精神个性。对于他来说,重新占有精神生活的过程也就是赋予人生以意义的过程。于是,人生有的意义与价值何在这一问题的答案便有了着落。“——周国平导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在一个信仰失落和心灵不安的时代,倭铿没有向世人推销一种救世良策,而是鼓励人们自救。
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书中,倭铿通过对精神性的内在生命力的思考,为人类寻找一条摆脱现实困境的出路。现代人普遍对生活意义的缺失感到困惑和不安,这恰恰证明了现代人对 精神生活的追求超出了以往的时代。倭铿认为,内在的精神生活是人和世界统一的基础,既是个人的最内在本质,又是宇宙生活的显现。唯有获得自己的精神个性,才能理解人生真正的意义。
而且人们反抗的原因还不止于此:日趋细化的分工和专业化,让人的能力无法全部发挥出来,只使用了很小的一部分,大部分被闲置,如此之多的能力被压抑、被损失,人们势必不能容忍,为了内心生活幸福,必定要求自己将所有能力得以发挥。另外,精神需要时间去安抚,而工作却挤掉了...
评分由特异、独立和个性等特征而获得的快乐,激励着人的全部生活,给予生活某种内在的满足。 ... 虽然他们(个人主义享乐者,摘者备注)能够不断地得到暂时的满足,但也只是共生和继承在他们的孤立意识状态中,除非放弃个人主义,否则永远不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 人不能永远生活...
评分 评分可能是中文的翻译与德语表达的逻辑有所水土不符,这书读起来前半句还看得懂,后边句就不知道在说啥了。打个比方,看到1、2、3、4,再说5、6、7、8可以理解得了,但看到1、2、9、5之后,再看到6、F、M、~你就会懵了,完全不知所云。想过是不是自己阅读水平不够,或是与作者的年...
评分由特异、独立和个性等特征而获得的快乐,激励着人的全部生活,给予生活某种内在的满足。 ... 虽然他们(个人主义享乐者,摘者备注)能够不断地得到暂时的满足,但也只是共生和继承在他们的孤立意识状态中,除非放弃个人主义,否则永远不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 人不能永远生活...
和名字一样,这本书给人一种鸡汤的感觉。不过鸡汤也并不都是坏事,这本书还是歌颂了人这个个体的伟大,算得上一本"经典"的鸡汤
评分读过,但没什么印象
评分与其看内容,不如看书目
评分与其看内容,不如看书目
评分与其看内容,不如看书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