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旅行 青春 人生旅途 人生 修行 骚年 骚情的中东非故事! 随笔
发表于2025-02-23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别人的生活,别人的旅行,看过则忘,但至少看过啦
评分不错的关于旅行的书。
评分出发的时候应该没想到会变成一本书,所以排版都还是微博体。所谓文化人旅游与非文化人旅游,非文化人就是今天去了哪吃了什么隔壁房间旅客发生了什么破事,文化人就是看到什么风景想起了什么书哪句话哪首歌,想起了自己曾经发生的事。作者的文字我很喜欢,鲜有吐槽,最多的是自省,沿途都在关注自己内心发生的变化(当然,变没变只有他自己知道)。旅行就该是这样,只与路上的自己有关,走过便已经远离,更不要说我们这些看客了,那始终是别人的旅行,心动,就自己上路吧。
评分心动了就马上去,7.8去吧,坚持!
评分“当我们把旅行,远方,爱当做整个人生大事时,我们就不可避免地年轻了“
李沐泽
旅行者、职业媒体人。(微博:@某个旅人23号 )
八零后,生于北京,23岁之前从未走出京城,安心于自我小小世界。研究生期间因交换项目在台北生活两个月,才第一次发现世界原来如此不同,旅行生涯遂始于这场意外而一发不可收。后旅居英国,周游欧洲大陆。回国后工作于英国路透社 ,拥有一张漂亮的名片,奔忙于 都市丛林,在三十岁来临之前,突然意识到看似美满的生活若有所失。于是,带着疑问,追随内心,辞职上路。
16岁,我们向往远方
18岁,我们离开家
22岁,我们想找份好工作
25岁,我们涨了工资,渴望升职
29岁,我们计划买房买车,生活日趋圆满,心中却多了个缺口
30岁,再不远行,我们只会没区别地老去
奔三青年李沐泽,离开路透社,历时304天,穿越15国。印度的风太热,伊朗 的水太涩,在以色列阅读最深的文明,在尼泊尔触摸最高的天空,从恒河到尼罗河,从1世纪到21世纪,从喜马拉雅到死海,经过之后,总会带走点什么。
没有师父,没有白马,但每个人都要有一场西行。
丢失了行囊,却带回真的我,然后明白,柴米油盐是不同的诗意与远方。
最近常想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出去旅游一下,或者出于走一走,看着自己的这些心愿一个个地变得很小,即使再渺小也难以实现,不禁黯然神伤。其实自己与这些书上的人有什么区别呢,论得到的成就咱们比不过人家已经工作的年限,论年龄其实也差不了多少,但是如果论魄力那就完全败下...
评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管你处在怎样的年龄段,环游世界这个梦想永远有着无比的吸引力。近几年随着背包游、单车游、穷游等各种个性化的出游方式出现,加上网络的迅速传播,这些都已能让大家耳熟能详了,不过自己真正要跨出这一步,尤其是去那些陌生又充满了危险的国度,至少在心...
评分说实话,我不擅长评论旅游类书籍,尽管我觉得写得好,但我总不能把自认为写得好的抄在上面吧。所以这本书一直耽搁了很久才决定下笔。 旅行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我曾经看过吴苏媚的《我的中东》,作为专业的背包客,他们可以在青年旅社里窝上一星期,用着wifi上网,看着国内...
评分再次看到旅行的时候,总有种默默的伤感,为了那些去过的或者没有去过的地方。最初开始旅行的时候,那是有时间没钱的日子,总觉得外地比自己身边的地方要好玩,有看头。去一个地方,总会去看看当地的风景名胜,或者古迹表演,一切都是那样的新奇,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
评分30岁了,再不远行,我们只会没区别地老去。书面的话,如是说。 没有师傅,没有白马,但每个人都要有一场西行。书底的话,如是说。 我想了想,是吗? 在早几年,作者君是我的同事,也是好友,后来我两前后脚辞了职,不是同事,仍是好友。你知道,人生的某些吊诡之处,在于偶...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