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述︱金•伽塔丝
金•伽塔丝出生于黎巴嫩内战时代,现居美国华盛顿特区。她的文章和访谈散见于《时代》周刊,《波士顿环球报》,《华盛顿邮报》及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等。曾参与英国广播公司(BBC)团队报道2006年以色列与黎巴嫩的冲突(该团队后获得艾美奖)。自2008年起担任BBC驻美国国务院电台及电视新闻记者以来,曾17次随希拉里出访,面对面采访希拉里国务卿,搭乘国务卿专机飞行30多万公里。
译注︱方志操
男, 中山大学国际关系学士,芝加哥大学国际关系硕士。
《见证》是第一本记录希拉里•克林顿国务卿生涯的传记。
2008年11月,希拉里•克林顿接受了民主党内总统初选竞争对手奥巴马的邀请,出任美国国务卿一职。有人说,她接受这项挑战,一方面是为了改善、修复美国在国际间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改善、修复她自己的形象。在接下来的四年当中,英国广播公司BBC驻美特派记者金•伽塔丝得以多次近身访问希拉里•克林顿本人及其智囊、随从,甚至是华盛顿特区与世界各地的政要;并跟着希拉里•克林顿至世界各地出访17次,飞行30多万公里,以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既私密又客观的角度完成此书,充满了新鲜的观点与洞察。全书针对希拉里•克林顿的外交策略与奥巴马执政当局努力重新定义21世纪美国在世界扮演的脚色,皆有相当精辟的分析。
在伽塔丝执笔撰写的这本希拉里回忆录中,我们第一次知道:
★希拉里为什么会接受昔日的竞争对手奥巴马的邀请出任国务卿?他们彼此能够冰释前嫌,协力合作吗?
★希拉里如何运筹团队,制定外交决策?她是如何展现美国实力的?
★希拉里为什么将她上任后的第一次出访定在亚洲?
★在巴勒斯坦、以色列之间,她是如何平衡、博弈的?
★美国在阿拉伯之春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作为穆巴拉克夫妇的亲密私人朋友,在埃及局势动荡时,希拉里一直迟迟不表态,为此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美国为什么不出兵利比亚?
★维基解密事件爆发后,她是如何成功化解美国外交危机的?
★美国会害怕中国的崛起吗?作为一个人权斗士,她为什么会搁置人权争议与中国对话?南海各方会谈中,希拉里又是如何挑唆东盟各国轮番攻击中国的?
★希拉里是如何评价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
★她是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呢?
★国务卿4年,希拉里出访了112个国家,飞行 150 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 37 圈,她是如何保持旺盛的精力的?
★希拉里的感情世界是一片空白吗?
毋容置疑,《见证》是一本极具开创意义、立场客观公允的回忆录,填补了《亲历历史》后希拉里传记研究的空白,它将改变人们对希拉里以及美国的认识和印象——美国不是万能的,但倘若全球事务少了美国的参与,那将是万万不能的。而关于希拉里,我们在赋予她全球最有权势的女强人称号之前,我们得明白:希拉里首先是一个女人——女儿、妻子、母亲,其次才是第一夫人、参议员、国务卿或者是可能的将来第一位美国女总统,所以她也拥有女人的全部弱点和喜怒哀乐,但惟其如此,她才不那么遥不可及,她是居住在我们这个诗意地球上的母亲、女儿、姊妹。
为什么希拉里是全美最受尊敬女性 文/刘旭阳 沈娟娟 去年年底,盖洛普公布全美最受人尊敬女性评选结果,希拉里•克林顿支持率超过现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名列榜首。在任国务卿四年,希拉里•克林顿忠实地扮演了总统身边的下属,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勤勉的国...
评分自从我看了《士兵如何修理留声机》以后,我还以为每个从内战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都会拥有 萨沙.斯坦尼西奇的洞见能力,但显然我错了。尽管成长于战火中的黎巴嫩,金·伽塔斯看问题的方式却依然像个逛公园的孩子,而这本书的深入程度,也就像是给白宫一日游的游客们提供的一本导游...
评分作者(张 勇) 相遇是极其简单平常的一件事,现在有一种理论称其为“六度空间理论”,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交往,通过五次联系就能把自己和世界深度联系起来。 与《史记》开创的中国传记文学风格不同的是《见证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她将历史事件和个人...
评分作为一个生命的前二十几年的政治敏感度及觉醒度基本为零的首都居民,首先让我掩面含羞一下下。 也许是人真的长大了的缘故,最近几年通过几本政治人物的传记和中央十三新闻频道逐渐开始了解了一点点国际时事;意识形态、生活水平、宗教信仰、法制水平、历史、国际关系等等的差...
评分本书作者金•伽塔丝生于黎巴嫩,她的整个童年与少年时代都在炮火之下度过。战争如此频繁,甚至已无法影响全家人每周去餐馆庆祝周末。在金•伽塔丝父亲看来,如果美国人插手,战争立刻会结束。 金•伽塔丝后来到了美国,当上新闻记者,并成为希拉里•克林顿出访随团记...
作为一个记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客观得评价每一件事情,但是本书作者完全没能做到这一点: 1. 不断强调自己曾经的祖国(现在已经被作者被人抛弃),被美国抛弃,并要解开这一疑惑。不停的顶礼膜拜美国。殊不知并不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需要美国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来帮忙干涉内政。只有这样实力弱小且没有骨气的小国家才做美国的走狗。 2. 总是出现评价性词汇。用这么多莫名其妙对人对国家的形容词是嫌维基解密造成的影响还不够? 3. 自己把自己的观点拼命写啊写,突然扯两句希拉里的衣服啊,说话方式啊,以期证明这书是写希拉里的传记而不是写她自己的。 总之,从作者的只言片语中能得出希拉里不为美国代言,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讲还是很不错。作者自己真是只能走向被称赞的反面。积极思想是,只要有信念,再累的工作也OK。
评分第三者旁观希拉里,黎巴嫩籍记者的视角
评分西历2016第一本读完的书 其实2015剩三天开始看 实在赶不及了 又感冒又赶任务 希拉里最厉害的地方是 无论她和世界上任何不好相处的领导人见面 都会真诚地关心对方 尽量去找彼此的共同点 能够沟通达成一致的点 这个很犀利 而在民众面前都随和开朗 仿佛和他们相识多年——外交官就应该这样的 2016 我还挺希望她当上美国总统 虽然她是强硬的鹰派 至于作者 出生于黎巴嫩 所以思考的角度也是挺有参考意义的 全书特别喜欢写和昂山素季会面的那章
评分喜欢记者的笔触,简洁明了,拟喻生动。当然,翻译者功不可没。
评分相对客观,但总体来说没有我想看到的政治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