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华德•雅各布森,英国犹太裔小说家、专栏作家以及电台主持人。雅各布森曾在悉尼大学授课三年,回到英国后,在剑桥大学塞尔文学院任教。其主要作品有:《强大的华尔泽》、《此刻谁抱歉?》、《卡鲁奇之夜》(入围2006年布克奖长名单)、《爱情迫害狂》等。2010年凭喜剧小说《芬克勒问题》摘得布克奖。雅各布森最擅长描写犹太裔英国人的困境,并以此题材创作喜剧小说而出名,他的写作风格睿智幽默,辛辣讽刺,自诩为 “犹太裔的简•奥斯丁”。
2010年布克奖作品
“犹太裔简•奥斯丁”霍华德•雅各布森最出色的喜剧小说
“《芬克勒问题》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充满了睿智与幽默、忧伤与感性。它使人大笑,但却是在黑暗中大笑。”
——布克奖评委会主席、英国诗人安德鲁•莫申
“又一部杰作……阅读霍华德•雅各布森的作品而不为其音乐般的语言、塑造人物的力量以及深邃的洞察力所折服,几乎不可能。”——《泰晤士报》
特雷斯洛夫是BBC前广播制作人;芬克勒是著名的犹太哲学家、作家和电视名人;利博尔年近九十,曾经教授捷克历史,兼职好莱坞专栏评论员。三人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却常年保持友谊。利博尔与芬克勒新近丧偶,成了鳏夫;特雷斯洛夫经过数次失败的男女关系后,也沦为了“名誉鳏夫”。一次意外遇袭后,特雷斯洛夫对自己的非犹太身份产生了动摇……
小说以特雷斯洛夫及他的两个犹太朋友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展现了英国伦敦犹太人的生活境况,亦庄亦谐的口吻讨论了犹太人的身份认同、反犹主义等严肃问题,堪比一部犹太史的缩影。
2015-04 发表于“腾讯·大家”专栏 小说的主人公,英国中年男子、BBC的前雇员、“非犹太人”特雷斯洛夫,从未结婚,却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儿子;特雷斯洛夫的两个犹太人朋友,一个是高龄的利博尔,他曾经是周旋名流之间的记者,一个是芬克勒,现在是喜欢抛头露面的著名哲学家、作...
评分2015-04 发表于“腾讯·大家”专栏 小说的主人公,英国中年男子、BBC的前雇员、“非犹太人”特雷斯洛夫,从未结婚,却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儿子;特雷斯洛夫的两个犹太人朋友,一个是高龄的利博尔,他曾经是周旋名流之间的记者,一个是芬克勒,现在是喜欢抛头露面的著名哲学家、作...
评分与其说《芬克勒问题》是写犹太人在英国的种种境遇,倒不如说是迷茫的个人对于群体认同感的寻求。霍华德笔下的特雷斯洛夫就是一个缺少存在感,然后看起来一直很蛋疼的人。有着一份很蛋疼的职业——专职替身,有两个很蛋疼的犹太小伙伴利博尔和芬克勒——都刚刚成为鳏夫。他从未...
评分与其说《芬克勒问题》是写犹太人在英国的种种境遇,倒不如说是迷茫的个人对于群体认同感的寻求。霍华德笔下的特雷斯洛夫就是一个缺少存在感,然后看起来一直很蛋疼的人。有着一份很蛋疼的职业——专职替身,有两个很蛋疼的犹太小伙伴利博尔和芬克勒——都刚刚成为鳏夫。他从未...
评分如果厌倦了爱情复仇鬼神惊悚小说,可以看看这本用小说的形式探讨社会话题的典范。 Finkler 是三个老朋友中的一个,犹太人,大众哲学家。故事则从另一个老友Treslove,失意BBC电台主持,半夜被一名陌生女性抢劫展开。一切都与“犹太人”相关。宗教政治与个人悲欢穿插,前者与后...
作者真是犹太人黑
评分脸皮厚到什么程度才会自诩为犹太的简奥斯丁。
评分幽默感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如何写得让读书的人会心一笑是非常困难的事。大多情况是自己很high,旁人冷漠。 小说里的幽默大概分成文字游戏类,语言类和真实内容类。西文小说里很多都有把玩文字而成的幽默,这种幽默几乎只能通过阅读来感受,它不是语言类的,或者是混合了语言而成。这在于中文里比较困难。中文的文字没有词根这种东西,押韵也会显得突兀。所以中文里更多是语言类的幽默,是逗乐似的,这常会显得舞台化,会容易生硬。 芬尼克问题是黑色幽默。它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却用轻取的方式来解读。关于犹太人。说实话,犹太人在我的印象里只停在二战的大屠杀和现在的以色列。它的根源在哪里,它的两面性,它的文化我都是不了解的。但这本书不是玩那种深刻的,它往简单的路线走,它停留在内心的层面,所以这些都是可能沟通的。 读完这本书,
评分儿子和小伙伴去看里约大冒险2,我在书店候着,翻书玩,看到《芬克勒问题》里的一段,当开始一段感情,而又不知道是否是真爱时,不妨"想象她们在你怀中死去的样子,如果无法哭泣,也就无法去爱"。犹太人,有种刻毒的幽默感。
评分芬克勒问题无解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