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是一种在英国有三四百年历史传统的文学样式。阿狄生被尊为18世纪英文随笔的楷模,本书的书名即是取自他的一篇随笔,漫话当时伦敦的市井民俗,读来亲切有味。
本书还收录有英国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作家兰姆,以及意识流小说开创者伍尔芙的作品。读者不仅可从本书中看到英国文学的发展轨迹,更可领略当时英国的社会时尚。
一: 最近在读《ON THE CRIES OF LONDON》和《伊利亚随笔》,两本英国的随笔小书。说是小书,是因为其包装还算精致。大小适中,翻来不觉得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版,纸张印刷和设计都还相当不错。《ON THE CRIES OF LONDON》是刘炳善的译本,用淡灰色硬皮精装。取名叫《...
评分带给我罂粟花——充满着催人长眠的汁浆, 还有那常青藤——它的花环缠得人窒息而亡, 再给我樱草花——在黑夜里向着月亮开放。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诗) ——伍尔夫《我是克里斯蒂娜·罗塞蒂》
评分英国的随笔小品(essay)实际上属于散文(prose)的范畴,而散文又是和韵文(verse)相对的一种体裁,只要是不讲求押韵、排偶的散体文字,几乎都可以称为是随笔小品。随笔小品在英国流行了三、四百年,十六世纪末以来,英国须弥世界的笙歌醉醒尽数被纳入随笔小小的“芥子”之壳...
评分非常喜欢的一本小书。所选文章均是英国首屈一指的散文大家。英国作家就是有这种本事,能把喜闻乐见的琐事写出味道,在嬉笑怒骂中看到真情。短短三十几篇文字,不能说完整的涵盖了英国散文的发展,但也大致呈现了英国散文别具一格的风格。 再说刘炳善老师的翻译,我觉得挺好。英...
评分这是一种市相的文明,可以说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由2000本书阅读量以上的作者,挥洒自如各自代表成就的积累。它不仅讲了英国小品文形成的由来,更加深刻描绘了伦敦的市井。伦敦的市井滋养着这一批时代作家的文,以及他们的才华。书中讲到,虽不能说小品文这种文体的成就在文学史上过高,甚至阿狄生本人的文学成就也有待商榷,但每一篇两三千的散文中,均闪烁着每一位伦敦作家,熠熠生辉、简直无价的才华!
评分欣羡之极
评分重读
评分简单愉快,清新自然。
评分说不出来为啥,但是很喜欢这种翻译腔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