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者正在隐匿财产更加贪婪
贫穷者坠入福利陷阱更多索取
金融危机和巨额社会福利支出
入不敷出的政府和不堪重负的税赋
被神化的德国社会制度已走向歧途?
2012年《明镜周刊》最畅销图书
一部让中国人吃惊的现实德国读本!
作为一个参与全球化进程的欧洲发达国家,德国同样面临着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而这些问题所导致的社会现象,也是抱有“严谨而有秩序且发达的德国”形象的普通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的。光明日报出版社继《1969:革命、动乱与现代美国的诞生》之后推出的“西方社会转型经典译丛”第二本《反社会的人》将为大家介绍固有形象外的“另一个德国”。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反社会的人》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些问题对于当今中国都应引以为鉴。
瓦尔特•伍伦韦伯的书不啻为球场上的解围球。很有可能会引发关于极端变化的讨论,这场讨论会同时触及到最高层和最下层。
——在线经济周报
他的数据不只是来自于统计和官方调查,而且还有自己做的基础调研。因此他的语言十分生动。
——德累斯顿新消息报
瓦尔特•伍伦韦伯(Walter Wüllenweber),1962年出生,目前在海德堡大学学习政治学,毕业于亨利•纳能记者学校。自1995年起为《明星报》撰稿。2005年获得德国社会奖,2007年获得年度记者奖。两次提名亨利•纳能奖,三次提名艾贡•埃尔文•克什奖。
译者简介:
李欣,男,1980年出生,现居杭州。毕业于德国明斯特大学,主修日耳曼文学和欧洲美术史专业。2009年回国后从事过不同职业,曾在国内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历史类文章。
今早读完《反社会的人》,作者是德国的记者兼作家,叫瓦尔特·伍伦韦伯。 有人说,做记者的人十有八九会想着写书。这也不奇怪,大千世界,只有人想不到的事,没有不会发生的事。记者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发现和思考世界上的大事小情,时间久了难免会有想要诉说的冲动。人的想象力...
评分影片《暴裂无声》(豆瓣评分8.2)讲述的是一个律师(中产阶级)在帮助非法收购煤矿以谋取暴利的煤老板(上层阶级)打赢官司之后,无意间目睹煤老板为满足自己一时射猎的快感而误杀放羊小男孩,之后煤老板的公司遭遇公检法的调查,律师突然玩起失踪来,煤老板怕律师告发于是绑架...
评分因为疫情原因,在家看了大量的影视剧。看完我们的父辈、浪潮后,对德国,这个主动发起二战,而又能主动反思的国家,充满了好奇。当在家看到“反社会的人”,一本讲述德国社会现状,看起来有些学术的书时,能迅速沉迷其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本书的作者瓦尔特、伍伦韦伯是一名...
评分一起思考个有趣的问题,未来中国的穷人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这本《反社会的人》是反应德国当代社会问题的书,作者瓦尔特·伍伦韦伯是个记者,对很多社会问题进行过深入调查。德国是西方社会中与中国很像的国家,或者是因为新中国的最初建设和发展规划向德国学习了很多东西...
评分两股平行世界的势力正在使得德国社会崩塌。 工作的更大收获是获得了社会参与感,从而为自己的生活获得意义。 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们的主流价值观。但是需要深思的问题是不仅仅狭义上的工作能对社会有用,自我意识的确立,独善其身也在为社会提供进步的力量。
评分看了一点,感觉跟日本那本下流社会内容有点相似,中产阶级的消失和社会两极分化
评分现代金融业的罪恶彻底被“市场”和“资本主义”的商业逻辑掩盖了,不再是中立严肃的社会科学,而是“量子人”的获利工具,我们支付信用卡利息(在产生金融自觉之前,我们早已卷入了骗局之中),我们按时缴税,而银行的资本收益却是“避税绿洲”,结局是金融巨头仅仅是依靠“钱生钱”雪球就已越滚越大,你根本别指望受到监管,连监管的法律都是利益抱团之后他们自己人制订的,是的,“监守自盗”。你认为经济崩盘他们总该垮了,但他们是“超级银行”,已经大到政府宁可负债累累也不允许其破产的地步。你希望有良心的人站出来说话,维护秩序与正义,抱歉,这样的人会在学业、政界、业界丢掉饭碗,利益集团攻不可破。于是,过去20年,金融机构的虚拟财富是全球经济价值总量的10倍,泡沫多大可想而知。悲剧的是,在德国,连下层阶级都成了圈钱机器。
评分虽然在看罗胖节目的时候已经大致了解了主要观点,但是通读之后还是被深深震撼:1.要努力跳脱所谓“勤劳勇敢”的中产阶级(这个词现在于我已明显不是一个好词了)。2.大而不倒的优越本质在于:在资本主义中赚钱,却有着社会主义的保障。3. 无法触动的行业和社会问题基本全部涉及政商勾结的巨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哪儿哪儿都一样。起码从行业的层面,当商业足够大的时候,必须寻求到某种程度的政治庇护。
评分看完《金融的逻辑》再来看这本书,就像是在听辩论一样。书中没有解决问题的建议,但我觉得明白中产为什么还愿意背负着整个社会前进,也就有了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