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彼得.史塔姆Peter Stamm
1963年生於瑞士,早年唸商業,當過五年的會計師,後來入大學,修習 英語文學、心理學和精神病理學,在紐約、巴黎、柏林、倫敦等地居留多年。1990年起,成為專職自由作家與記者,創作長篇與短篇小說、廣播劇及劇本,多次 獲獎肯定,被譽為德語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3年獲曼布克獎(Man Booker Prize)提名。著有童書《為什麼要住在城外》(Warum wir vor der Stadt wohnen)、小說《阿格尼絲 如此一天》(Agnes/An Einem Tag Wie Diesem)、《七年》(Sieben Jahre)等作品。
譯者介紹
姬健梅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中英文組。從事翻譯多年,文學類譯作包括:杜倫馬特《拋錨》、卡夫卡《變形記》、施奇皮奧斯基《美麗的賽登曼太太》、馬丁.瓦瑟《一個戀愛中的男人》、托瑪斯.曼《魂斷威尼斯》等。
彼得.史塔姆
2013年曼布克獎提名‧當代德語小說家第一人
每一個完美家庭的背後,至少都有一顆受傷的心?
《紐約時報》2011年100本最值得關注的好書
婚姻生活充滿了各種潛藏與明顯的危險與誘惑,這裡頭真正的危機是:不知道危險會從哪個方向襲來,而誘惑也會以難以想像的面貌出現,人──特別是男人──終究逃不出性格的宿命。
這是一個已婚男人和兩個女人的故事,引爆的時間點在結婚七年之後。但是作者完全出乎刻板認知,刻劃了一段動機、樣態皆不同於一般的婚外情,而「七年」也不只有一個,而是環環相扣了三個「七年」,使得小說的時間跨度上接柏林圍牆倒塌的年代,這二十一年間角色境遇和德國社會的變化。
彼得‧史塔姆不愧是當今德語世界最優秀的小說家,一方面在作品中勾連社會脈動,反映德國統一之後的大興土木、東歐外勞湧入所造成的問題,同時還安排一個超乎常情的佈局,卻能透過精準的心理鋪陳,讓角色的行為顯得合理,又近乎無情地驅動情節推展,讓讀者不忍讀但又停不下來。
其实是看到田馥甄推荐才去看的,看完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怖,又是这么真实。我向来看不起男主这样的人,自以为看透世事又不屑改变。每一个细节他都能感受到索妮娅跟他不合适,可是又跟她求婚。好像他很厌恶虚伪的中产阶级,却也得过且过。他是想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机会,是无...
评分书评: 以前几乎没有读过这种婚姻题材的书,这本书偶尔邂逅的,便顺手在图书馆借来看了。挺薄的一本书,但里面的内容还是很殷实的。有男主的寂寞、伊沃娜的顺从、索妮娅的忍让、安特耶的客观等等,虽然没有描写太多的内心,但让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揣测。 对于这本书的男主角,我...
评分其实是看到田馥甄推荐才去看的,看完第一个感觉就是恐怖,又是这么真实。我向来看不起男主这样的人,自以为看透世事又不屑改变。每一个细节他都能感受到索妮娅跟他不合适,可是又跟她求婚。好像他很厌恶虚伪的中产阶级,却也得过且过。他是想给自己一个努力的机会,是无...
评分书评: 以前几乎没有读过这种婚姻题材的书,这本书偶尔邂逅的,便顺手在图书馆借来看了。挺薄的一本书,但里面的内容还是很殷实的。有男主的寂寞、伊沃娜的顺从、索妮娅的忍让、安特耶的客观等等,虽然没有描写太多的内心,但让读者会情不自禁地揣测。 对于这本书的男主角,我...
评分《七年》笔触冷静克制,心理刻画生动立体。流畅准确的行文风格引人入胜。对于两个女子纠缠复杂的感情条分缕析,如入其境。虽然没有米兰昆德拉深邃的哲学思辨,在精致、细腻、温情方面却也不落下风。也许爱情和生活的确两难全,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先去寻找生活的安稳妥帖...
好看
评分有時候我們需要一本愛情小說,但那不是要鋪排兒女情長,而是要冷靜地觀察情感的模樣。彼得施塔姆的筆像把解剖刀,又好像建築師設計飄忽的光線一樣,精准老道。這也是德語藝術家的魅力。
评分好看
评分看清自己需要什么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评分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