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 Gibson
[加]威廉·吉布森
威廉·吉布森(1948— ):世界著名科幻小说家,“赛伯朋克”科幻流派宗师、“蒸汽朋克”科幻流派创始人之一。
1984年,吉布森的《神经浪游者》甫一出版,便将科幻小说三大最高奖项:雨果奖、星云奖和菲利普·迪克奖收入囊中,轰动一时。此后“赛伯朋克”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幻小说类型被广泛接受,并对后来的文学、影视和科技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吉布森的长篇“赛伯朋克”小说代表作有:
“蔓生都会”三部曲
《神经浪游者》(Neuromancer,1984)
《倒数归零》(Count Zero,1986)
《蒙娜·丽莎超速档》(Mona Lisa Overdrive,1988)
“桥梁”三部曲
《虚拟之光》(Virtual Light,1993)
《虚拟偶像爱朵露》(Idoru,1996)
《明日之星》(All Tomorrow's Parties,1999)
“蓝色蚂蚁”三部曲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2003)
《幽灵之国》(Spook Country,2007)
《零历史》(Zero History,2010)
此外,吉布森还与布鲁斯·斯特林合著有世界首部“蒸汽朋克”小说《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1990)。
吉布森现居加拿大,仍在构思着瑰丽的赛伯世界。
本书收录了威廉·吉布森创作生涯中的最佳短篇作品,包括其科幻处女作《全息玫瑰碎片》,挑战旧式科幻的战斗檄文《根斯巴克连续体》;更有三篇赛伯朋克的先驱之作《约翰尼的记忆》《新玫瑰旅馆》《整垮铬萝米》,吉布森最富盛名的长篇作品《神经浪游者》即滥觞于此。 这十篇异彩纷呈的杰作记录了赛伯朋克宗师的成长历程,是科幻拥趸不可或缺的史料级文本,极具收藏价值。
科幻迷必读的史料级文本
采撷赛伯朋克宗师的十个灵魂碎片
剖析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奇想之旅
威廉·吉布森总能刺中社会的敏感神经。他帮助科幻文类从刻板的昏睡中苏醒,来到现代思潮的明媚阳光下。——布鲁斯·斯特林
赛伯朋克宗师威廉·吉布森唯一的短篇作品集,从其科幻创作的处女作到《神经浪游者》的萌芽之作均收录其中。除了当下最“酷”的赛伯朋克故事,还包括了太空探险、都市奇幻等吉布森鲜有涉猎的题材。
布鲁斯·斯特林和威廉·吉布森本人作序,解读每一个短篇背后的故事,剖析大师的创作成长之路和20世纪下半叶科幻文坛的变幻风云。堪称“史料级”文本,是科幻迷和科幻研究者的必读之作。
读的吉布森的第一部长篇著作即《神经漫游者》,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塞伯朋克科幻文学。 对了,这就是我心中的塞伯朋克科幻小说,这才是最真实最残酷的科幻。 这是我读完《神经漫游者》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吉布森笔下的未来都市是如此让人着迷,他正中了我内心对未来都市的幻想。 如...
评分整本里最喜欢《冬季市场》这一篇。 读了很多遍 ———————————————————————————————— 如果在死后把所有神经信号硬件化,放在服务器上,是否就获得了了永生? 冬季市场最迷人的地方,是身为人的凯西在面对最后获得了永生的丽兹面前,感受到的恐惧...
评分读的吉布森的第一部长篇著作即《神经漫游者》,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塞伯朋克科幻文学。 对了,这就是我心中的塞伯朋克科幻小说,这才是最真实最残酷的科幻。 这是我读完《神经漫游者》之后的第一个想法。吉布森笔下的未来都市是如此让人着迷,他正中了我内心对未来都市的幻想。 如...
评分 评分图书馆没借到神经漫游者,早期翻译的浪游者不想借,所以先读短篇集,可是顺序认真读完两篇后,头脑昏昏,不知所云,好吧,这些短篇都是早期作品,早在神经漫游者之前,尝试类型之作,最后一篇关于虚拟机和攻击虚拟网络的短篇才终于奠定漫游者,给作者找到写长篇的思路,但是啊...
相当喜欢威廉·吉布森,特别是在连续高强度看稿语感耗尽的情况下他的书简直就是营养补充剂。一方面是文字的华彩,一方面是他永远执着于非线性叙事的习惯会迫使读者集中精力。其实我觉得看他写内核简单的故事更愉快一些,所以短篇比长篇有优势。尽管可能会觉得他的故事都弥漫着同一种氛围,甚至不同作品的人物串场都不会违和,但在塑造这种氛围方面,实在是没有人能强过他了。这就是他的帝国,他是alpha,他是omega,他是这个世界的开始和终结。
评分对于吉布森的小说,一直以来每次重读一次都觉得内心依然会如同第一次阅读一样被深深震撼。至始至终吉布森的小说在个人心目中都是牛逼的无以复加的故事,唯一能和他平肩而立的可能只是菲利普.迪克这个神话中的科幻牛人了。超五星级推荐。以上。
评分给满分是出于私心,最爱的科幻类型还是带着阴郁气质的,这样的世界一定会有混乱黑暗的社会,培育一些瘦骨嶙峋亦正亦邪的反英雄形象,一些注定飘零的爱情故事,而不是一派光明大善大恶……简直就是我所憧憬的世界啊——做个游离边缘的反英雄,做个自由自在敢爱敢恨的坏种。
评分一贯的吉布森风格,在光怪陆离的背景上描绘迷失程度深浅不一的人。然而不知为何,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头上瘾的海豚。
评分忧伤 碎片 意象蓬勃 正如后现代给我的感觉 总之是蛮不一样、非宏大叙事的科幻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