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人。著名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摇啊摇,摇到外婆桥》、《那个夏季,那个秋天》,小说集《慌乱的指头》、《祖宗》等。短篇小说《是谁在深夜里说话》获1995年《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获 1996年《小说选刊》奖、1996年全国十佳短篇小说奖、1995—1996年《小说月报》奖、首届鲁迅文学奖。
近年来,毕飞宇创作的小说《青衣》、《玉米》、《平原》均在市场上获得巨大成功。
写盲人的生活,困难显而易见。盲人行动受限,生活规律,外在生活的丰富度与常人不在一个层级。故事写得单薄自然寡味,写得厚实又有失真的风险,薄与厚的分寸考验作者的力道拿捏。写盲人自然要写盲人的自尊与敏感,写一个盲人群体,是从共性中挖掘个性,考验作者的精确度...
评分几天就把这本书看完了,看的时候也算是魂牵梦绕了,深深地被吸引进去。觉得自己原本海绵一样的心突然泡上了水,一下就重了,实了,有的可挤出来了。 这一看还没写几句话,显然自己写字的风格也早早是染上了毕飞宇的腔调,这腔调是我喜欢的那种,句子不长,琐碎但是不啰嗦。 每...
评分首先要说,这是本写得很有情义很中正的书。 它有情义,因为故事强调的,是盲人在不同的世界里,与普通人共通的本质。他们同样要挣钱、要恋爱、要结婚、要做爱,有七情六欲、勾心斗角、菜米油盐酱醋茶一地鸡毛的各种烦恼。这也是故事感人所在,读者在看王大夫与小孔的恋情、沙老...
评分毕飞宇的语言挺有特点,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场谈话,不紧不慢的述说,用语言来拼接影像,自自然然又滴水不漏,平平静静却幽默睿智。 所以《推拿》里大段的心理描写就显得十分出色,让所有的心思意象化甚至是象征化,用触觉、声音以及味道构建起一个狭小的世界。背景是黑色的...
评分第一次接触毕飞宇的作品是在小说期刊上看到的《玉米》,当时被他大气的语句和细腻的描写所震撼,不知道是怎么样一个男人能把感情写得如此唯美,如此令人向往。在这个充斥着80后,90后美女作家轻快明亮的爱情软语中,看到这样打动心灵的故事真让我激动不已。 开始在当当...
盲人出于对正常人,对眼睛都依赖,会在乎正常人的意见。而正常人呢,明明自己有眼可分辨,却仍是依赖别人的眼光。那么,眼睛的意义在哪里。
评分对盲人的心理描写和生活百态,描写得入木三分。想看这本书只是因为曾经同名得电影,但看完书的感受是,电影如何也描绘不出这么微妙的细节来。很好看。2015.10.21
评分第一次读毕飞宇的小说,《推拿》,讲的是一群盲人的故事,爱情,友情,亲情,职业,心理,以及与“主流社会”的期盼融入与恐惧,这本书写得真的很细致。毕飞宇的文字我很喜欢。
评分毕飞宇的叙述真是邪了,生猛又细腻,平实又跌宕。
评分洋洋洒洒叙述和心理描写,洋洋洒洒到华丽,特别是小马的部分,更像心理小说。一大特点是把寻常习语成语用出“不一样的感觉”。这样分章节,既线性推进故事,又自由“追本溯源”、为人物立传。我也喜欢故事,但又不那么喜欢,所以我比较喜欢金嫣和徐泰来的故事以及沙宗琪推拿中心的“政治风云”。沙复明对“美”的追寻为之一惊:先天丧失视觉的人,究竟怎样认知美呢?无情笑多情,小马走好不送。各人命运改变之际,故事却停在那里,并归于人类永恒之难题。远比改编的电影有味道,而且不会“瞎浪漫”,不得不怒批电影结尾:他妈的什么玩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