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泡沫史

美国金融泡沫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加雷•加勒特(Garet Garrett,1878—1954年),美国著名记者、畅销书作家。1903年,年轻的加勒特已经成为《纽约太阳报》的知名记者,并在1911年出版了一本异常成功的畅销书《金钱生长的地方》,从此声名大噪;1920年至1933年,加勒特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写作上,并于1932年出版了超级畅销书《美国金融泡沫史》。

出版者:海峡书局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加雷·加勒特
出品人:
页数:320
译者:徐珊
出版时间:
价格:6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8069190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金融 
  • 经济 
  • 泡沫 
  • 美国 
  • 赚钱 
  • 历史 
  • 经济史 
  • 心灵成长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29年10月24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1千多万股股票洪水般涌入卖盘,而买方一个都没有。一天之内,11个有名的银行家、股票经纪人和投资者跳楼自杀;数月后千万家工厂倒闭,企业破产,全世界工人失业人数达3200万……

经过3年的研究、反思,加雷•加勒特出版了《美国金融泡沫史》一书,回顾了美国这次世纪大泡沫的酝酿、发展、破灭过程,揭开了导致金融泡沫产生的深层原因。任何一次泡沫的间歇性发生,都与决策者、市场、机构以及投资人一味追求利润脱不开关系。重新审视这段“美国金融泡沫史”,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当下依旧在延续的阴霾具有重要的意义。

编辑推荐

1.著名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对《美国金融泡沫史》推崇备至。

通货膨胀、债务危机正在变成全球性的压力,罗斯巴德再一次将加勒特的泡沫理论复兴——美联储或者中央银行的信用扩张政策,才使得各种货币泡沫成为贷款,进而引发漫天的金融危机。

2.货币宽松是拯救经济的特效药,还是另一个超级泡沫的制造机?

全球通胀和金融危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究竟是谁一次次吹大货币泡沫?到底谁应该对通货膨胀负责?《美国金融泡沫史》为你揭开其深层联系。

3.阳光下没有新鲜事,每次金融泡沫都有一个相同的模板!

金融泡沫、金融危机、金融丑闻、金融过山车轮番上演,每一次金融泡沫的形成都是相似的——政府的默许、掩盖风险夸大收益的金融创新、金融杠杆的不断放大、疯狂的投资者以及本希望保护市场泡沫的政策。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美国经典财经名著,深刻剖析全球金融泡沫根源,全景展现20世纪美国超级泡沫的形成、膨胀与破裂,精准预言“罗斯福式新政”的真正后果!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推荐阅读) 很有借鉴意义啊 不光是组织,对于个人来说,也有重要启示  

评分

我是为了完成经济学的作业而看这本书的。一开始翻开来就感觉晦涩难懂,好几次弃了它。等到上课前几天发现实在不行了,就只好拿起来重新读。还好再次拿起来了。这次坚持拿起来发现完全不同了。外行的人刚开始读可能真的看不懂,只要坚持下去,就发现这本书不愧为百年经典。它从...  

评分

(美国经典财经名著,深刻剖析全球金融泡沫根源,全景展现20世纪美国超级泡沫的形成、膨胀与破裂,精准预言“罗斯福式新政”的真正后果!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推荐阅读) 很有借鉴意义啊 不光是组织,对于个人来说,也有重要启示  

评分

(美国经典财经名著,深刻剖析全球金融泡沫根源,全景展现20世纪美国超级泡沫的形成、膨胀与破裂,精准预言“罗斯福式新政”的真正后果!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推荐阅读) 很有借鉴意义啊 不光是组织,对于个人来说,也有重要启示  

评分

可以对照读一读近代的一本书,也是一个美国人写得,赫德森,《金融帝国》,这本比宋鸿兵的那本不知高多少倍,尽管书名相同。还可以读一读凯恩斯的《合约的经济后果》,看看英国人观点下的巴黎和会,然后会对那段历史从金融的角度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凯恩斯在书中准确的预...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现在的房价高的太离谱了,历史总是陷入循环的圈圈中,展露出惊人的相似点。发达国家历史上不少已经发生而成为历史的事情,现在的中国正处于发生时。当下的中国,普通老百姓无法承受房价之重。政府的调控也是前怕狼后怕虎,调控一直在纠结中试图保持一个中庸的势态。。为啥会这样?或许我能从这本《美国金融泡沫史》中觅得一些答案。

评分

很难想象这是1931年的书就在深度刨析金融泡沫的深层原因。从一战债务、金本位切换,再到南海公司和郁金香,每次金融泡沫看似不同,但都有着同样的喧哗跌落的模版。

评分

附录比正文更有意义。行文过于啰嗦,花了大量篇幅介绍信贷的基础概念,一战后美国与欧洲关于战债的扯皮也占了大量篇幅,反而附录中关于密西西比公司与南海公司危机的记述还比较有意思,近年来的屡次危机与当年发生的简直如出一辙,人为了发财可以有多蠢。

评分

本书写于1932年,写的都是很久之前的几次金融危机,离我们生活比较远,除了郁金香泡沫以外,现代人耳熟能详的几次金融危机这本书并没有涉及,隔着时代的跨度,读起来有些不那么畅快,可能需要些背景知识 但也正是因为这本书写于八十多年以前,作者那时候就阐明了过于依赖扩张信贷的严重性,很有前瞻性,预示了作者百年之后的又一次金融危机 美中不足是作者的立场过于鲜明,民族情感过分强烈,学者应该是没有国籍之分的,而作者并没有一个独立学者纵观整个世界的大局观,尤其是在前面几章,很有一种为自己国家辩护,所有的锅都推给欧洲债务国们的感觉

评分

193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