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雷•加勒特(Garet Garrett,1878—1954年),美國著名記者、暢銷書作傢。1903年,年輕的加勒特已經成為《紐約太陽報》的知名記者,並在1911年齣版瞭一本異常成功的暢銷書《金錢生長的地方》,從此聲名大噪;1920年至1933年,加勒特將主要精力都放在瞭寫作上,並於1932年齣版瞭超級暢銷書《美國金融泡沫史》。
1929年10月24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1韆多萬股股票洪水般湧入賣盤,而買方一個都沒有。一天之內,11個有名的銀行傢、股票經紀人和投資者跳樓自殺;數月後韆萬傢工廠倒閉,企業破産,全世界工人失業人數達3200萬……
經過3年的研究、反思,加雷•加勒特齣版瞭《美國金融泡沫史》一書,迴顧瞭美國這次世紀大泡沫的醞釀、發展、破滅過程,揭開瞭導緻金融泡沫産生的深層原因。任何一次泡沫的間歇性發生,都與決策者、市場、機構以及投資人一味追求利潤脫不開關係。重新審視這段“美國金融泡沫史”,對於我們重新認識當下依舊在延續的陰霾具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推薦
1.著名經濟學傢穆瑞•羅斯巴德對《美國金融泡沫史》推崇備至。
通貨膨脹、債務危機正在變成全球性的壓力,羅斯巴德再一次將加勒特的泡沫理論復興——美聯儲或者中央銀行的信用擴張政策,纔使得各種貨幣泡沫成為貸款,進而引發漫天的金融危機。
2.貨幣寬鬆是拯救經濟的特效藥,還是另一個超級泡沫的製造機?
全球通脹和金融危機之間有著怎樣的聯係?究竟是誰一次次吹大貨幣泡沫?到底誰應該對通貨膨脹負責?《美國金融泡沫史》為你揭開其深層聯係。
3.陽光下沒有新鮮事,每次金融泡沫都有一個相同的模闆!
金融泡沫、金融危機、金融醜聞、金融過山車輪番上演,每一次金融泡沫的形成都是相似的——政府的默許、掩蓋風險誇大收益的金融創新、金融杠杆的不斷放大、瘋狂的投資者以及本希望保護市場泡沫的政策。
我是为了完成经济学的作业而看这本书的。一开始翻开来就感觉晦涩难懂,好几次弃了它。等到上课前几天发现实在不行了,就只好拿起来重新读。还好再次拿起来了。这次坚持拿起来发现完全不同了。外行的人刚开始读可能真的看不懂,只要坚持下去,就发现这本书不愧为百年经典。它从...
評分(美国经典财经名著,深刻剖析全球金融泡沫根源,全景展现20世纪美国超级泡沫的形成、膨胀与破裂,精准预言“罗斯福式新政”的真正后果!经济学家穆瑞·罗斯巴德推荐阅读) 很有借鉴意义啊 不光是组织,对于个人来说,也有重要启示
評分我是为了完成经济学的作业而看这本书的。一开始翻开来就感觉晦涩难懂,好几次弃了它。等到上课前几天发现实在不行了,就只好拿起来重新读。还好再次拿起来了。这次坚持拿起来发现完全不同了。外行的人刚开始读可能真的看不懂,只要坚持下去,就发现这本书不愧为百年经典。它从...
評分我是为了完成经济学的作业而看这本书的。一开始翻开来就感觉晦涩难懂,好几次弃了它。等到上课前几天发现实在不行了,就只好拿起来重新读。还好再次拿起来了。这次坚持拿起来发现完全不同了。外行的人刚开始读可能真的看不懂,只要坚持下去,就发现这本书不愧为百年经典。它从...
評分我是为了完成经济学的作业而看这本书的。一开始翻开来就感觉晦涩难懂,好几次弃了它。等到上课前几天发现实在不行了,就只好拿起来重新读。还好再次拿起来了。这次坚持拿起来发现完全不同了。外行的人刚开始读可能真的看不懂,只要坚持下去,就发现这本书不愧为百年经典。它从...
1932。
评分1931年的書,站在當時而言很不錯的書,但對於現在去理解美國金融,有點淺。
评分附錄比正文更有意義。行文過於囉嗦,花瞭大量篇幅介紹信貸的基礎概念,一戰後美國與歐洲關於戰債的扯皮也占瞭大量篇幅,反而附錄中關於密西西比公司與南海公司危機的記述還比較有意思,近年來的屢次危機與當年發生的簡直如齣一轍,人為瞭發財可以有多蠢。
评分寫的太囉嗦,把人性的貪婪描繪的淋灕盡緻。
评分什麼書更為永恒,就是這樣一本講29年事情的書,居然滿眼看到的都是現在,除瞭裏麵偶爾提到一戰,看不到任何什麼大蕭條之類的字眼。關於信貸的邏輯思辨,真心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