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岗•卡佛岗,1924年生于德国柏林犹太家庭。1940年,为躲避纳粹迫害,年仅16岁的沃尔夫岗随父亲来到中国的战时陪都重庆,至此,开始了在中国重庆的另一种生活,直至1951年离开。在重庆的11年,沃尔夫岗生活在普通中国人中间,当过机械学徒,在美军的空军基地当过翻译,在云贵川开卡车从事长途货运,1950年,与中国姑娘刘素兰结婚,1951年和妻子移居以色列,现居住在以色列。
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1940年到达重庆,并在重庆度过11年峥嵘岁月的故事。
1940—1951,中国历经抗日战争、国共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跌宕起伏的大历史之外,普通民众的生活是怎样的?本书作者沃尔夫岗•卡佛岗作为一个外国人,如何在千疮百孔的中国活下来?他看到的中国手艺人、乞丐、美国兵又是如何生活的?他关注的细节往往是被大历史忽略的,这种记录在令我们意外的同时,尤其具有填补空白的历史价值。
"狼人行记"故事之二:山城谋生,生活从不中断 2012-05-31 14:42:40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张斯路 到达重庆的第一天,迎接卡佛岗的便是日本人的炮弹。他和重庆人民一起经受战争,十分钦佩中国人民的斗志。他在书中写道:“日本人想要霸占全中国,妄图挫败中国人民...
评分要把沃夫岗的故事搬上荧幕 本报讯 (记者 夏帆)5月6日,本报独家策划报道的《一名犹太人的重庆往事》见报后,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年近九旬的重庆剧作家李维品表示,希望把主人翁沃夫岗的传奇经历搬上大荧幕。远在以色列海法的沃夫岗在电话里致谢本报:“谢谢你们,把我的...
评分一、通往救命之路 1940年8月中旬的一天,一位惊惶不定的16岁犹太少年,刚与父亲逃到重庆,从机场到达市区。还未找到自己在重庆的亲人,就听到刺耳的警报想起,街上的行人没命地四处奔跑逃散,嘴里不停地在喊:“挂球了!挂球了!” “挂球了!”在这里当然指挂红色气球做警示—...
评分一个犹太老人讲述了自己年轻在“二战”期间迫于希特勒反犹恐怖的压力,被迫来到中国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需要签证的国家。考虑到自身的安全,他和父亲来到当时的陪都重庆,在这里度过了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时段。与伯父、父亲不同,作为一个年轻人,尽管除了对于机械方面的...
评分4月20日,北京时间夜里11点。万里之外的以色列海法,大约是下午6点。 听《重庆往事》中文译者董经绚讲,每天这个时候,书的作者——沃夫岗会结束散步,回到家中。这是一天中,采访他的最好时机。 电话拨通了,一个苍老的声音传来。 “Chinese?Chongqing?” “Yes!” “重庆人?你...
一直觉得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是饶有趣味的事儿,比如说何伟的几本书都非常棒。而在这本关于重庆的记忆书里,还原了1940—1951的真实重庆,通货膨胀、土匪强盗、鸦片妓女等等,没有政治代入没有偏颇之言,真实平和,对于一个迟暮老人来说,实属不易。
评分按需。本书讲述了德裔犹太人卡佛岗一家为逃避德国纳粹迫害,在接连被英、法、荷兰等国拒绝入境后,过境苏联到达中国新疆乌鲁木齐, 1940年到达重庆,并在重庆度过11年峥嵘岁月的故事。
评分小人物视角记录那段特殊历史背景下的重庆底层生活
评分一直觉得通过外国人的视角观察中国是饶有趣味的事儿,比如说何伟的几本书都非常棒。而在这本关于重庆的记忆书里,还原了1940—1951的真实重庆,通货膨胀、土匪强盗、鸦片妓女等等,没有政治代入没有偏颇之言,真实平和,对于一个迟暮老人来说,实属不易。
评分妙趣横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