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
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居北京。
著有《午夜之门》《夜火车》《跑步穿过中关村》《居延》《把大师挂在嘴上》《到世界去》等。
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德、英、日、韩、意、蒙、荷等多种语言。
曾获庄重文文学奖、春天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
2009年赴美国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做驻校作家。
2010年参加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IWP)。
少年时代,初平阳和小伙伴们在运河边一座摇摇欲坠的斜教堂外,听见一个文盲老太太独自在里面一遍遍地念叨:耶路撒冷。初平阳一直以为是这个词的汉语发音足够动听和神秘,才让他多年来念念不忘。直到博士毕业前夕,在一个从以色列来的犹太教授的追问下,他才发现,自己对耶路撒冷的想往,不仅源于汉语发音的诱惑,更是内心里隐秘多年的忏悔和赎罪之结……
“她没有任何理由非得嫁给易培卿。任何所谓的爱情其实都是偶然,任何婚姻皆非天生地牢靠。……一切皆有可能意味着一切皆不可信。”(第379页) “信仰制度化以后才成为宗教。信仰可以是私人的选择,而宗教具有集体性和公共性。我只相信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那部分。”(第502...
评分 评分这是去年写的一篇日志中关于徐则臣和他的《耶路撒冷》的一些私人看法: 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难得的优秀作品。 —— 徐则臣的《耶路撒冷》,这是我想花大把笔墨谈谈的。先说其人,徐则臣生于1978年俗称的“70后”,江苏人,毕业于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毕业后在校任职一年,后辞职考...
评分《耶路撒冷》这本小书好就好在它的书名讨巧,使读者以为是本巨著。遗憾的是读了之后不知作者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既然是这个结果,真没必要写这么老长。书评称作者是70后作家,感觉更应算是“80后作家”,像89年夏天的事情他都没经历过,有一种“为赋新诗硬说愁”的少年不识...
读了35页读不下去了,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应该不可能得什么文学奖了。
评分70后的男人这个年龄段大概都有心理障碍了,有钱的说自己中产危机了,没钱的说自己中年危机了,其实就是吃饱了撑的不知道干啥疯特了
评分真的写的非常一般。非常冗长,又没有悬念追着你读下去。作者文笔实际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作家受制于自己的文笔,写出来好句子就不舍得删掉,写出来好的故事桥段也不舍得删掉。结果堆砌起来,臃肿不堪~
评分我靠!总算读完了。在这样的时间选择读这本书真是失策!作者大概是想写一本《爱与黑暗的故事》吧?其实还不如老老实实写本《少年巴比伦》呢。就像作者自己所言:你以为写了很多诗,其实你只是个被迫习惯了分行的话痨——你以为你写了史诗,其实你还是个被迫写了很多字的话痨!!!书中不乏崇高的肃穆,可惜在无尽的矫情中一路打滑,以至于最该肃穆的地方我最忍不住笑场。不过,我必须承认,笑场包含私人原因:作者写的他们那一代人,一次次让我想起某个时不时总发些寂寞啊寂寞优秀啊优秀之类的感慨的总之我一直盼着在伊面前掀桌的贱人。
评分我靠!总算读完了。在这样的时间选择读这本书真是失策!作者大概是想写一本《爱与黑暗的故事》吧?其实还不如老老实实写本《少年巴比伦》呢。就像作者自己所言:你以为写了很多诗,其实你只是个被迫习惯了分行的话痨——你以为你写了史诗,其实你还是个被迫写了很多字的话痨!!!书中不乏崇高的肃穆,可惜在无尽的矫情中一路打滑,以至于最该肃穆的地方我最忍不住笑场。不过,我必须承认,笑场包含私人原因:作者写的他们那一代人,一次次让我想起某个时不时总发些寂寞啊寂寞优秀啊优秀之类的感慨的总之我一直盼着在伊面前掀桌的贱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