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大衛.喬治.哈思克(David George Haskell)
美國南方大學生物學教授,曾獲選為二○○九年田納西州最傑出大學教授。除了發表學術論文外,他也出版了若干散文與詩作,目前居住於田納西州塞瓦尼鎮,和妻子一同經營一座農場(Gudzoo Farm),種植糧食作物並販賣羊奶肥皂。他的網址是www.theforestunseen.com。
譯者簡介
蕭寶森
台大外文系學士,輔大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報社編譯及大學講師,現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蘇菲的世界》、《亞歷山大三部曲》、《最後一匹人頭馬是怎麼死的》、《你就是自己的療癒師》等十餘部,生性好奇,喜歡閱讀、旅遊及所有具美感的事物。
一位生物學家揭露了一平方公尺的森林中所隱藏的世界。
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花了一年的時間追蹤大自然在四季的變化。在這段期間,他幾乎每天都前往田納西州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古老原始林進行觀察,並透過他的文字鮮活的呈現了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他從單純的觀察-疾行過落葉層的一隻蠑螈;春天綻放的第一批野花一著手,將生物學、生態學與詩巧妙的編織在一起。他在書中闡釋了最小的微生物與最大的哺乳動物之間的關連,並描述了數千年乃至數百萬年來那些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生態體系。《森林秘境》一書文筆優美,字裡行間充滿同理心。它帶領我們走上一趟壯盛的旅程,一窺大自然的美麗與複雜。
得獎記錄
★入圍2013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書籍
★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李德環境寫作獎、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2012年國家戶外書籍獎
名人推薦
一年前,我幫商周選了這本書,因為搬來溫哥華之後,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總是訝異樹枝在寒冬裡轉枯,好像生機全無,但是春日一到,綠芽一定來報到。
此時,正好看到《森林祕境》這本原文書,提到越冬植物會在冬日來臨前,悄悄把DNA全部移到細胞深處,外面再用糖分保護它,提高它的結凍點,保留它的生機,因此,第二年枯枝變綠,它又活了過來。
原來,世界是這樣奧妙。我在《森林祕境》得到許多啟發,那就是宇宙的真實其實是「萬象森列,圓融有序」。人,如果懂得師法自然,自能安身立命。
與其說《森林祕境》是本科普自然書,不如說它是哲學書,觀照出方寸之間的曼陀羅。--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何穎怡
臺灣是個多山,擁有豐富森林生態的島嶼,但有多少人曾走入並置身於充滿各式聲響、氣味,有著茂密枝葉,陽光會從葉隙透下,灑落一地斑駁碎金的森林?從現在開始一點都不晚,你可以跟著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的觀察和腳步,先試著對那些就在我們身畔的平凡無奇,重新投以全新的凝望,就會聽見自然裡的各式事物、生命正不斷地訴說著各種美好。屬於生命的奧妙,無處不在,而你是否已準備好足夠的敏銳察覺,走入森林?--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李圓恩
自然觀察的方式每個人都不同,我喜歡到處追尋目標,無論動物或植物,所以跑遍台灣各地還有東南亞雨林,只為了一探牠們真實的原貌。
相對於本書的作者選擇僅一平方公尺的區塊做為觀察的目標,將各種生物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樣貌與行為詳實的紀錄,而且書中的文字顯示作者對於觀察極其入微,內容充滿各種科學知識與生態行為,閱讀時猶如身處於這片森林中,與作者一起感受自然萬物的循環,讓我的生態熱血又沸騰起來。--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仕傑
關鍵字:一年、一個人、一平方公尺。
一般人對周遭事物通常只有看,沒有觀察。看了也多半是看熱鬧,不懂該如何看門道。《森林祕境》是個生物學家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觀察,用詳實卻生動的文筆做紀錄,讓我們能夠透過文字分享他的心得,以他為媒介進入森林中的祕境。
科學家通常很傻,才能夠一直在同一個領域中做同樣的事情,做很多年。這本書卻讓我們知道只要有一支放大鏡、一小塊適合的土地,持續蹲著看上一年,你,就已經踏往觀察家之路。多麼勵志啊!--科普作家 張東君
每天睡眠之前的最后一刻,是一本书在陪伴我,今天最后一刻和我对话的就是这本书,它在不断地改变我,直到临睡前我都在被改变。于是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是一个新的人,和昨天不一样,就因为昨天晚上的阅读。——梁文道 森林的坛城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看不见的森林》,作...
评分距今35亿年左右,原核蓝藻诞生; 距今8亿年左右,具有真核细胞的真菌和藻类植物诞生; 距今3.7亿年左右,苔藓植物诞生; …… 也就是说,在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漫长演化之后,那些如今随处可见的植物才有了同我们相遇的可能。 可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漫不经心地踩过一片葱郁的草地...
评分距今35亿年左右,原核蓝藻诞生; 距今8亿年左右,具有真核细胞的真菌和藻类植物诞生; 距今3.7亿年左右,苔藓植物诞生; …… 也就是说,在经过了几十亿年的漫长演化之后,那些如今随处可见的植物才有了同我们相遇的可能。 可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漫不经心地踩过一片葱郁的草地...
评分书名大概会予人这样的印象:这是一本自然观察笔记。其实大不然。 前言里,作者自叙本书的缘起是想从生物学家的视野回应人类文化中种种以小见大的努力,诸如西藏的曼陀罗或布莱尔的“一沙一世界”;实现的手法则是在一片老林子里选定一平米大小的一块土地,在一年的时间内反复...
评分我的屋后有一片树林,是普通的杨林,大概有五六年了,树木高大茂盛。早晨迎着朝霞,徜徉在林中。一缕缕金色的晨光透过斑斑驳驳的树叶洒落下来,无声无息地抚摸着一些蒲公英、荠菜和青青草。几只早起的斑鸠在树枝间跳跃,从这棵到那棵,从高处到地处,偶尔“咕咕”地叫几声。早...
年度讀過最愛的書.
评分虽然买的时候在诚品书店评分很高,但真的读起来觉得有些做作和刻意。
评分虽然买的时候在诚品书店评分很高,但真的读起来觉得有些做作和刻意。
评分虽然买的时候在诚品书店评分很高,但真的读起来觉得有些做作和刻意。
评分形式有趣的科普读物,全书数封面最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