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本名张华萍,出生于1982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现居北京,自由职业者。
从小非常喜欢画画,向往着考上北京的一所专业的美术学院。
上了大学以后,接触了很多特棒的老师,像石冲、陈丹青、忻东旺、刘聚德等等,更加感受到画画的魅力。它似乎把人要逼得更加真诚,丰富,这样画出来的画才动人。
毕业当年,正是绘画行业异常火爆的那年,许多同学和画廊签约了,然后需要混圈子,需要按照画廊的要求交出风格一致的画。她思来想去,还是更喜欢那种比较天真的感觉和自由的环境。
她平时没事儿喜欢看看书,于是就做了几年书籍装帧,说不上喜欢也说不上不喜欢,反正能挣点儿钱是真的。
《一代宗师》里一句词儿: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画绘本这个念头总时不时冒出来,有时她觉得特别想表达,尤其是关于生活和成长。
她十九岁时,她爸爸得了一种病,智商变得像小孩一样,自此以后,他俩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交谈了。而其实,她有许多话想对爸爸说。
三十岁这一年,她的爸爸过世,更强烈地让她有了一种非常想对他说点儿什么的感觉。
最终,平平成了《我想你了,爸爸》这本绘本的主人公。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女孩,她叫平平,也是绘本的作者。在父亲离世之后,出于对父亲的想念,平平通过“书信”的形式,模拟了一次与离世父亲的对话,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她以自己的“画”与“话”表达了对于父亲的不舍与追念,更写了自己的“成长之痛”。在失去之后,她更加想念的是曾经鼓励她、安慰她、支持她、等候她的那双手,那是人类最原始最无私最纯洁的爱。虚构出来的来自天堂的父亲的回信,则讲述了爸爸一生的故事,以及他对女儿的不得不“放手”时的鼓励与信任。
这个离别的故事,充满了父女之爱,是两代人温暖的守望,既有一个女孩的成长体验,也有父辈对于理想、爱情、友谊以及生活的思考。
文字情真意切,诚挚朴素;彩笔手绘,笔法细腻。
小开本设计,锁线精装,文艺精致,恬淡冲融。
12张暖心治愈系列小卡,随机发放,随书附赠手绘明信片1枚及精美信封1个
把笨拙的心事、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装在信封里,等待着你最想念的人将它拆开的那一刻……
文/李小丢 如果有人问起,一个人的童年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相同的是,那个答案一定是疼痛的。《我想你了,爸爸》的作者平平说:“其实,那和年龄无关,当你最亲的人真正离开的时候,你的童年,就也要同他一起离去了。”是啊,就算伤口会愈合,思...
评分“十一年前,爸爸病了,之后他的智商变得和三岁小孩儿一样。有趣的是,他还会唱歌,但是只会两首,一首是《东方红》,和他年轻时的岁月连着,另外一首,是《小燕子》,这是我四五岁时,他教会我唱的。那些年我常常逗他玩,管他要零花钱,他就还是和我小时候一样,把手伸...
评分 评分文/成黎 在平平19岁到30岁期间,她的父亲得了病,变成了更需要被照顾的小孩,于是“父亲”二字对于平平来说,是一个徒有空壳的角色。直到父亲离世,角色终于离场,平平对着那个空荡荡的位置忽然有了很多话要说。“这11年,他不能再同我分享成长的故事了,就和我不能分享他的过...
评分父与女,几米,小王子……
评分只对爸爸说过一次,我想你了,那是我还没读书的时候,只有那样年幼才不会羞于启齿,敢于把感情直接说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爸爸的交流逐渐减少,对爸爸也多了一份愧疚。这书用简单的画,平白的文字,说出了我多年的心声。亲情是最触动人心的情感,是永恒的主题。爸爸和女儿之间,是无法言语的深爱。
评分只对爸爸说过一次,我想你了,那是我还没读书的时候,只有那样年幼才不会羞于启齿,敢于把感情直接说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爸爸的交流逐渐减少,对爸爸也多了一份愧疚。这书用简单的画,平白的文字,说出了我多年的心声。亲情是最触动人心的情感,是永恒的主题。爸爸和女儿之间,是无法言语的深爱。
评分我见过最好的漫画,没有之一
评分里面出现了万圣书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