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威塞尔,作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1928年出生于匈牙利,二次大战期间他和家人都被纳粹送往集中营,父母和小妹死于集中营中,只有他和两位姊姊侥幸生还。战后他在法国孤儿院生活了几年,于巴黎索邦大学完成学业。
《夜》是他的第一本著作,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他关心犹太人与其他同样受迫害族群的处境,呼吁世人谴责暴力与仇恨, 1985年美国总统里根授予他国会金质勋章,1992年老布什总统授予他总统自由勋章, 1986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入选《时代》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士。
那一天,我们登上开往地狱的火车,以为只是一次不太舒适的旅行。
-----------------------------------------------------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经典自传 欧美高中生与大学生必读书目
译为30多种语言,美国销售超过600万册
我要作证,阻止死去的人再度死去,也为我活下来这件事辩护。——埃利•威塞尔
通过这个少年的眼睛,我们看见了残忍和 慈悲的极限。我从他的勇气获得勇气。这是所有人都应该读的书。——奥普拉
这本薄薄的小书有着骇人的力量。——《纽约时报》
----------------------------------------------------
那是我生命中最难以承受的一夜。
父亲躺在病床上,仍然在用嘶哑的声音呼唤——他叫的是我的名字。
我听见他在喘气,一阵一阵的,我没有动。
他说的最后一个词是我的名字。一声呼唤,而我,不敢也不愿回应他。
我经历了奥斯维辛的一切,除了焚尸炉。无数信念和身体在我眼前化为烟尘。
重新成为自由人,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冲向粮食。我们想的就只有这个。
我们不想报仇,也不想父母。只想面包。
如果这就是死亡 ——《夜》,关于二战 除了奥斯维辛还有…… 什么是自由,什么又是死亡,当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人们会遭遇怎样的变故,又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呢?战争是这生存与死亡最为集中的人类事件之一,人们通过流血、伤痛、失去,感受到了悲伤,也让那超越死亡的珍贵...
评分 评分人很贪心,吃饱了希望穿得体面,住得舒服,行得漂亮;这些都满足了,最好还能得到尊敬,拥有支配他人命运的能力。 反过来讲,人的底线又可以低到无限。只要当下躯体尚存,人可以抛弃一切。被恐吓、掠夺、羞辱、凌虐,只要暂时还能保命,就可以安慰和说服自己,得过且过...
常常在别人的苦难里找自己的悲剧
评分关于纳粹集中营的故事,断断续续读了几本,《被淹没的和被拯救的》、《无命运的人生》、《呼吸秋千》,那些触目惊心的罪恶与苦难,并没有因为过多讲述而被稀释分毫。在那个剥夺了生的欲望与消耗着信仰的绝境中,不知道是灵魂与血肉之躯遭受的地狱般的折磨,还是被唤醒的心底的魔鬼、最为卑贱的思想与最为原始的本能,更让人难以面对。遗忘意味着危险和侮辱,而关于苦难的书写,是为死去的人,也为活着的人作证。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书有着骇人的力量。上帝在哪里?就在绞架上。
评分非常压抑
评分周围一片黑暗。我只听见小提琴的声音,就好像于列克以灵魂作琴弓,在演奏自己的生命。他的医生都在琴弦上流动。他失去的希望。他化为灰烬的过去,他死寂的未来。他在演奏他将永远不再演奏的东西。 ……他蜷作一团,死了。他的身边躺着他的小提琴,被踩得粉碎,一具奇特的、令人震惊的小小尸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