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霍吉淑撰写, 历时18个月,30余名专家参与
★ 近3万件中国馆藏精选600件,众多珍品初次呈现
★ 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以造物勾勒7000年中华文明史
★ 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几乎囊括中国全部艺术门类
★ 大英博物馆专业摄影师特别拍摄,世界知名书籍设计师彼得·道森设计,中文版原版复刻
★ 600余张高清全彩图片,特种纸印刷,极具收藏价值
————————————
来自6000千年前的陶罐,彰显着新石器时代工匠出色的陶冶工艺;
一组陶制墓柱,投射了安定富庶的汉代社会“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
异域主题的唐代酒器,则是盛唐时期繁荣的商品贸易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
《大英博物馆中国简史》由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霍吉淑撰写,以承载着文明印记的文物为基点,透视其背后社会的人、事、时、地。有别于一般的宏观讲述,以物为线,从石器时代到现代中国,诠释数千年的文明脉络。
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馆长、汉学家、策展人,从事中国历史研究多年。她的著作《大英博物馆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精选》《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等书已在国内出版。
2017年,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漂洋过海在世界各地巡展。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去上海博物馆观展,队伍里颇多亲子档,只言片语中流露出借看展增加历史知识之意。 “听”文物“讲”历史固然是轻松有趣的学习之旅,然而若没有历史常识做底,难免如坠云雾、走马观花,岂不辜负了排队之苦...
评分一个人的一生是故事,一辈人的一生是时代,一个个时代的故事,就是历史。 面对着历史悠久的文物,会不由自主生出一种接近于神圣的心情,似乎那些冰冷的静物可以开口说话:存在,即赋予尊严。它们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在确切发生过的时刻里,它们诞生、被使用、被珍爱或毁坏,...
评分今天早上公交车上看到新经典的发文,恰好是刚上明天的博物馆日的活动,能够通过一篇文章对中国文物的古今海外之路彻底的了解,此文当属第一。我想到了单位详细写写评论,争取做个沙发获得赠书,没想到不到10点半已经有了这么多的评论了。赶紧罗列一下自己的观点。 去年在《观复...
评分三行字,触摸不到历史 博物馆展示文物,一般有三行字,分别是名称、年代和来源地,我们能从这三行字中触摸到历史吗?很难。 长期以来,博物馆文物展陈方式对普通观众不够友好,很多博物馆以一种“精品店”的思路,只求展出文物的稀缺性,而忽略了文物的本质——物质文化遗存。...
评分“因为淡绿色玻璃同珍贵的玉料相仿,所以在汉代(前206-公元220年),玻璃也被用作墓葬中玉的廉价替代品,如代替玉覆面和玉衣上玉片的玻璃片。” 01 — 不错的文物图解。从公元前4000年前的一间仰韶文化的陶面具说起,一直到一些当代艺术作品。主要内容是各个时期的重要的有代表性的...
书里很多藏品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也没有展示过,所以这本书是把他们家底都拿出来了,感觉比去一趟大英还值。
评分真对不起这个价格,就是大英的中国馆藏图片展,加上百度百科来的中国历史介绍,就敢称“中国简史”。何况还凑数加了许多其他博物馆的藏品,性价比太低。
评分基本就是一个纸上博物馆了!用传统的时间勾连,更多的是让文物发声,选取的点也很有意思,比如西厢记、化妆品、早期的国货外销啥的,总之是不一样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历史啦。
评分真对不起这个价格,就是大英的中国馆藏图片展,加上百度百科来的中国历史介绍,就敢称“中国简史”。何况还凑数加了许多其他博物馆的藏品,性价比太低。
评分书里很多藏品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也没有展示过,所以这本书是把他们家底都拿出来了,感觉比去一趟大英还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