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与断裂

连续与断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慈玉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4-2
价格:3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2081202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台湾史
  • 台湾
  • 产业
  • 哲学
  • 社会学
  • 历史
  • 文化研究
  • 现代性
  • 后现代主义
  • 结构主义
  • 解构主义
  • 理论
  • 思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陈慈玉编著的《连续与断裂(近代台湾产业与贸易研究)》囊括了作者对晚清以来台湾化工、军工、有色金属、煤矿等主要产业产生、演变和发展历程,以及台湾对外贸易机制、商品结构、农产品对外贸易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是从长时段和多个方面研究台湾经济发展历程的少见专著。本书是解开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经济基础和产业发展转型内情的钥匙,-是有志于了解台湾长期经济贸易发展者不可不读的必备书。

作者简介

陈慈玉 台湾台北县人,1980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攻中国近代经济史和台湾经济史。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茶业的发展与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的机械缫丝工业》、《日本历史与文化》(合著)、《清代粮食亩产量研究》(合著)、《台北县茶业发展史》和《台湾矿业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颜家研究》、《日本在华煤业投资四十年》等,发表学术论文l00多篇。

目录信息

自序
绪论
一、台湾的产业变迁
二、台湾对外贸易的变貌
产业篇
第一章 近代台湾的盐业与碱业:技术转移与产业转型的个案
一、前言
二、食用盐为主的时期
三、工业用盐为主的时期
四、碱氯工业的出现与初期发展
五、结论
第二章 战时到战后初期台湾重要军需工业的变迁
一、前言
二、经济统制体制的形成
三、战时军需工业的萌芽与初期发展
四、战后初期军需工业的蜕变
五、结论
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台湾铝业
一、前言
二、战争产物:日据时期铝业的出现
三、浴火重生:战后初期台湾铝业的重建
四、寻求外援:对外合作的构想
五、他山之石:日本与加拿大的铝业合作
六、结论
第四章 20世纪的台湾煤矿业
一、前言
二、煤矿业兴衰的轨迹
三、市场机制与当局角色
四、台煤的生产结构
五、结语
贸易篇
第五章 日据时期出口商品的流通机制
一、前言
二、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三、专卖品的出口机制
四、非专卖品的出口机制
五、结论
第六章 香蕉、茶叶与台日贸易
一、前言
二、香蕉业发展过程
三、茶业发展过程
四、青果合作社与香蕉出口
五、茶叶流通结构
六、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一本论文集。大概是研究的都是从日据到光复后的经济史,所以勉强凑成一本。没有什么一致的线索,可能很多的正统经济史就这么编排,逻辑线索弱。利用档案,大多是描述的,用的程度也不高。所谓连续就是日据和光复后两段,所谓断裂就是光复这个事情。由于没有对发展有个严密分析,所以缺少结论。价值在于对台湾战时经济有所描绘。

评分

一本论文集。大概是研究的都是从日据到光复后的经济史,所以勉强凑成一本。没有什么一致的线索,可能很多的正统经济史就这么编排,逻辑线索弱。利用档案,大多是描述的,用的程度也不高。所谓连续就是日据和光复后两段,所谓断裂就是光复这个事情。由于没有对发展有个严密分析,所以缺少结论。价值在于对台湾战时经济有所描绘。

评分

没有作者写茶和丝的那几部著作精彩,材料堆砌情况严重,再加上我们对台湾缺乏了解,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概括出台湾工业与贸易发展的轮廓。台湾的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并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的结果,无论是日据时代还是国民政府迁台以后,台湾的产业主要都是由政府当局或与当局有着密切联系的财阀与企业所主导和掌控,甚至连农产品的产销经营实权也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许多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本质上是公权力强行介入的结果。这种模式在推动台湾工业化的同时也成为其发展的阻碍,例如台湾的产业发展对日本本国产业造成威胁时,殖民统治者便毫不犹豫打压台湾。国民政府在碱业和铝业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与外资的合作,被迫将新技术向民营企业转移。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也导致了台湾产业的不稳定和动荡

评分

没有作者写茶和丝的那几部著作精彩,材料堆砌情况严重,再加上我们对台湾缺乏了解,所以读起来比较吃力。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概括出台湾工业与贸易发展的轮廓。台湾的工业化和外向型经济并不完全是自由市场的结果,无论是日据时代还是国民政府迁台以后,台湾的产业主要都是由政府当局或与当局有着密切联系的财阀与企业所主导和掌控,甚至连农产品的产销经营实权也掌握在统治者手中,许多产业的出现与发展本质上是公权力强行介入的结果。这种模式在推动台湾工业化的同时也成为其发展的阻碍,例如台湾的产业发展对日本本国产业造成威胁时,殖民统治者便毫不犹豫打压台湾。国民政府在碱业和铝业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与外资的合作,被迫将新技术向民营企业转移。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也导致了台湾产业的不稳定和动荡

评分

一本论文集。大概是研究的都是从日据到光复后的经济史,所以勉强凑成一本。没有什么一致的线索,可能很多的正统经济史就这么编排,逻辑线索弱。利用档案,大多是描述的,用的程度也不高。所谓连续就是日据和光复后两段,所谓断裂就是光复这个事情。由于没有对发展有个严密分析,所以缺少结论。价值在于对台湾战时经济有所描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