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北大教授与《新青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耀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人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主要著作有《民国红粉》、《民国底色》、《谁谋杀了宋教仁:悬案背后的党派之争》、《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中国话剧史》、《曹禺:戏里戏外》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张耀杰
出品人:
页数:39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315036
丛书系列:新学园·历史课
图书标签:
  • 历史 
  • 张耀杰 
  • *北京·新星出版社* 
  • 140903 
  • 思想史 
  • 传记 
  • 中国近代史 
  • phd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18年1月,在陈独秀、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四大台柱”的推动下,《新青年》杂志从四卷一号起转型“复活”为六名北大同事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直接启动了新文化运动,进而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命运。而随着《新青年》同人的内部分化,陈独秀开始直接介入政治活动并且把《新青年》回迁上海,结束了这份同人刊物的短暂辉煌。本书大量运用档案、日记、回忆录等材料,试图还原《新青年》杂志内部的运作状况和人际关系,呈现《新青年》同人从志同道合到殊途异路的历史真相,并进一步在比照对撞中反思“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与路径选择。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觉得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尤其是对历史不是很清楚的人来说。

评分

1、问题不在于个人对于记忆的改写、加工和讹篡。事实上所有的文本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厘清这些只是做到了第一步。2、由人际关系网络判断学人群体的分合进而理解思想路径的冲突是可能的路径吗?感觉这里只有关系没有人。人利用、选择、判断社会网络的过程肯定不至于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样态,而非仅有名相上的派系分歧。处理不好就变成了从讲八卦上升到讲流派。

评分

从中可以看出建国后的所谓回忆,不只是记忆误差,很多是故意扭曲了,学术研究需拨云见日

评分

《新青年》杂志的编著记录,以及其编者陈独秀同胡适、钱玄同、刘半农、周氏兄弟等人为此而起的种种合作与纷争。文人意气,往往难以长久成事。文笔方面,书中叙述较琐碎散漫。

评分

从中可以看出建国后的所谓回忆,不只是记忆误差,很多是故意扭曲了,学术研究需拨云见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