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

影像中国与中国影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星亮,文学博士,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所长。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著有《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参与主持编纂的《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中国现代戏剧总目提要》,获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胡星亮
出品人:
页数:520
译者:
出版时间:2014-6
价格:6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24014
丛书系列:光影论丛
图书标签:
  • 电影史 
  • 中国电影 
  • 胡星亮 
  • 电影理论 
  • 电影 
  • 艺术 
  • 文化研究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一部中国电影艺术的百年探索记录,回归影像本体,挖掘中国电影创作的人学内涵,展现中国民族电影的精神特质,触摸中国电影人的成长心灵史。

这部电影史力求从艺术审美角度,对百年中国电影创作主潮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由此梳理百年中国电影创作的发展进程,论述中国电影的审美创造及其流变,阐释中国电影的艺术传统,并揭示出不同时期或区域中国电影创作的风貌、特征与得失。从中国电影发展的现代性追求出发,本书坚持“影像本体的艺术电影”“人学内涵的现代电影”“世界视野的民族电影”的价值立场与审美评判,着重在导演艺术家个体和群体的研究中,呈现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主编在序言里直截了当的说明了本书的编写宗旨,就是“作为艺术的电影”,同时又在注释中申明这样的研究进向就会将和电影相关的工业、技术,以及政治、社会、文化等研究思路自动屏蔽。整体上看,此书更侧重电影文本的解读。试图从已有的导演代际的分类中对每一代的电影风格进行总结。偏向一种文学化的论述。并反复强调:以影像为主体的、反应现实和人性真实的电影才是好电影

评分

教材式逻辑比较清晰的纵览

评分

教材式逻辑比较清晰的纵览

评分

只重“山”而轻“云”“气”,又何谈民族美学?【251】

评分

南大戏剧影视文学系的胡星亮老师主编的一本关于中国电影史的教材,将大陆、台湾、香港三地的电影发展史都涵盖在内。编者和作者突出艺术电影的主体导向,在以导演及其代表性电影作品的文本细读的框架下展开论述,其解读兼顾影像本体的艺术性和影像文本的社会性、思想性。相比较国内同类的中国电影史教材而言,本书没有太强的意识形态说教意味,其梳理的中国电影发展的脉络非常清晰,加上各个章节的作者都是各攻所长,是相当值得推荐的一部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