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
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8卷)。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本书将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信念五个方面展开讨论,试图解开这些奥秘。
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从两汉王朝(东汉、西汉)以及罗马的两个制度(共和、君主)进行相应的对比,对比的内容包括:制度、政治体系、信仰以及两个王朝的兴衰。本书的篇幅明显偏重于对于罗马的描写,也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认为相对于罗马的历史来说,读者对于两汉的...
评分之前真心想不到写中华史的能写这样的大篇幅来写欧洲罗马史,可细想之下,罗马跟汉朝的确有太多相似之处了。为什么屋大维能成功,而王莽却失败了呢?罗马跟中华都是因为能共和,各个民族和平共存所以能发展至大创造出伟大的帝国。但是罗马由共和到帝制的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政...
评分这两天读完了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结合里面的内容做一些评价。 第十八页。首先提到的是波斯帝国大流士时期,形成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易中天在这里写了“一统天下,唯有法。的确,治理如此庞大的帝国,法律比武力成本更低而效率更高。如此,才能无为而治,并长治...
评分可能我的世界史基础本来就很弱,所以在恶补了《欧洲简史》和身边大侠力荐的《两汉两罗马》之后,对欧洲史还不能完全理解。因为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太不一样了。 从小时候看到的“上下五千年巍巍中华史”,更感慨的是当时的技术,最让我觉得神往的是中国的古代建筑,非...
评分作者站在了很高的视野上从世界、历史、制度、信仰和理念五个方面对罗马与中国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具有着很大的格局但个人感觉相关论述却稍显乏力。罗马与汉朝这两个大帝国都在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博弈,凯撒、屋大维这种帝王不仅有着开疆扩土的军事才能,更是有着高...
罗马无道有术,终有一亡;中华有道无术,治乱循环。千年之后,罗马文明浴火重生;中华文明退出世界。
评分体例问题,五章中讲外国历史的有两章,剩下三章讲中西对比,中国历史为零。这本书为什么不从第三章开始呢?即使是作为后面论述的必要背景介绍,前两章也可以缩为三五页即可,不用说具体地说某些细节。再来说说前两章,第二章才开始讲罗马,第一章是罗马之前的故事,呵呵……这骗字数也太不认真了吧。估计这套书有三十六本的名头打出去(无论是自愿还是无奈),现在发现干货不够,拼命在每本书里面掺水吧。这套书想展现的中西对比是个好想法,但绝不是一般史学家能驾驭的,易中天高估自己了。
评分主要写罗马 没两汉太多事
评分高中的历史教材真的像屎一样!
评分汉为中华帝国奠定了基础,使中华成为世上最稳定的帝国;罗马为现代国家提供了原型,共和精神(三权分立)和法治观念;希腊留下了独立、自由、平等的观念,在日后会卷土重来,影响深远。基督教在罗马的身上长出来,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人人皆有罪,平等和博爱便诞生了,中华没有信仰,神佛都是为实用主义服务的,要说信仰那便是儒教:天人合一,规范皇帝,使之不至于太过分;三纲五常,规范常人,不至于以下犯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