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当今中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明星学者、公共知识分子。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8卷)。
汉室倾颓,战乱纷飞;群雄逐鹿,天下三分。
所谓“三国”,其实是汉晋之间的一段历史小插曲,由于《三国演义》的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可惜小说所讲述的历史,是既被“整容”更被“变性”的。还其本来面目,正是《三国纪》的任务。
那么,这段历史的本性如何?它背后的深刻意义和支配力量是什么?为什么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史,会有三个汉民族政权的“第三者插足”曹操、孙权、刘备和诸葛亮身上,分别体现出怎样的风采和精神?
在本书中,并没有什么忠义与奸邪的斗争,只有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
易中天写三国历史是以正史写的。然而历史有大趋势,也有小插曲。大趋势就是中华帝国的统治阶层终将由贵族地主(秦汉)变成士族地主(魏晋南北朝),最后变成庶族地主(隋唐以后)。小插曲则是秦汉与两晋之间的三个“非士族政权”同时并立。 然而官渡之战不仅是两个利益集团的斗...
评分本书主要思想其实以阶级斗争来分析三国成败,观点不知道对不对,但叙事结构清晰,能在这么简短的篇幅中把三国的大要说了一下。缺点是没什么细节和时间史料,观点也没有详细论证,易中天只谈了观点,没有论证过程,论据和逻辑都没有,所以,无法判断对不对。总之,值得入门一读...
评分汉室倾颓,战乱纷飞;群雄逐鹿,天下三分。 所谓“三国”,其实是汉晋之间的一段历史小插曲,由于《三国演义》的妙笔生花而家喻户晓。可惜小说所讲述的历史,是既被“整容”更被“变性”的。还其本来面目,正是《三国纪》的任务。 那么,这段历史的本性如何?它背后的深刻意义...
评分罗贯中的妙笔生花,使中华历史长河中并不那么显眼的分裂时代充满了传奇色彩。如易中天所言,几乎所有被后世关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三种形象:历史形象,正史记载或历史学家研究出来的;文学形象,小说或戏剧创造的;民间形象,一般民众心目中的。 显然,三国时代...
评分学生时代历史学的太差,一是学理之后没有太多时间去读文史类的东西,二是个人开化太迟,到了大学毕业开始应付各类考试时才发现历史的有趣与价值。 与罗贯中《三国演义》整体主观、感性及过于弘扬忠义肝胆精神不同,易中天的《三国纪》给曹操、孙权用墨还是比较多的。曹操的形象...
既然自己都认为三国在中国史上并不重要,就没必要写这么多。 作者还是为了迎合读者而妥协了。 #无良索隐
评分“袁绍才不闹了”——这一句足以,不是逗,而是亲近,从第一卷追到现在,十多卷了吧,“或许吧或许吧”这类言语叙述,易中天先生不是评价,没想下一个绝对的定义或者盖棺定论,只是叙述,是站在很多人的肩膀上叙述,但是他太会讲故事了。《三国纪》,法家vs儒家,士族vs寒族,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讲》可作拓展。
评分15书86。老易一本正经三国纪,没有老不正经品三国有意思。三国在历史上的位次,远不及文学上的位次。老百姓喜欢的历史,是可读好玩的历史。真实的历史,有么?谁知?
评分因为他对这段历史的熟悉 所以也写的分外透彻
评分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的小书,离开小说的演绎,尽量还原当时的场景。三国史在历史地位上并不是很重要,这是书要透露的一个讯息。然后,也看清,真实的名将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不过毕竟不是大书,所以呈现出来的更像是一本关于三国历史笔记本一样的、记录与思考的补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