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1900—1997),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在她12岁那年,迫于生计,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逃出了妓院,与夏之时结婚,并随夏之时一起来到日本。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的学习知识和文化。四年后,她随夏之时回到成都,夏之时就任四川都督后,她成了四川省都督夫人。然而,家庭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最终与丈夫夏之时离婚,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来到上海。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黄金荣、杜月笙等权贵们之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菜馆和锦江茶室。1949年后,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了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1997年的12月6日,董竹君安然去世,终年97岁。
这是一位世纪老人的经历: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为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历尽艰难险阻,创立上海锦江饭店。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
辛亥,木木然已至百年。 怎样的百年。各自解读。因为无一甚解,总觉尴尬二字。 一个小小的插曲。 之前,有个很肤浅的假设,总觉得传记作品有的选的情况下,一定优先自传本。毕竟少了中间人,多了直接的感受。就是回忆有误,也是本人的一部分。 但是自从上一本梅兰芳,对本...
评分如她自己所说:"我从不因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 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这本书可以说是对女权的最好诠释。 让我感到有趣的两个细节是: 文革期间,她被关在狱中,“无报章书刊阅读,终日无所事事,冷酷的生活是会另人疯狂的。为自救起见,以...
评分有幸活在这安稳下,翻开本老人的传记,惊讶于那旧照片中曾经优雅,年轻的女性,在那个不熟悉的世纪,竟有着不可思议的跨越一个世纪的行程。为逃亡,为爱,或为了停止爱。独立,叛逆,出走,美丽,悲伤,面对生存,面对死亡,比摇滚乐的歌词和公路电影残酷惊险得多。 她的...
评分看完董竹君自撰《我的一个世纪》。 P249望江楼上望江流,人自望江江自流。人影不随江水去,江声不断古今愁。——四川成都望江楼 P494自得其乐 凝眸残壁画二幅,庙会欢歌戏于途。妻急慰衣夫趋舞,囹圄独影人不孤。 P491换狱 吹号起床刷便桶,餐餐窝头酱汤供。冷冻无暖板一块,...
评分董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女人,在旧的社会中,她既成就了事业,更树立了一个女人的形象。 我想拿董竹君和清朝年羹尧相比。 董竹君能力非凡,或刚或柔,做成大事业,又得到众人敬佩;年羹尧刚性太重,做成事,却遭天下指责。 年羹尧成事后,骄横无比,留恋富贵;董竹君顺应潮流,...
真应了我爷爷一句话,一个人能活到老不容易。
评分很适合作为学习阅读传记的材料,需要批判性分析,需要结合其它史料读。老太太很懂政治,不过堂皇的语言背后还是流露出自己的一些真情实感。她是个超我和道德感非常强的人,所以也难怪书里她一辈子做的几乎全都是正确的事和不得已的事,一方面她确实不简单做了很多好事,另一方面她对他人尤其是非共党革命者之外的人的指摘却难免有言过其实甚至刻意摸黑的地方。
评分水瓶娘惹不起啊。记忆力。多变。敏感。我和孃孃离开后一直保存着,现在应该物归原主了。我心想馄饨摊天天来。我难得吃上一次。还受指责。心里颇感苦恼。
评分人死了以后,尘归尘,土归土
评分每当有人说到女性的奋斗史,这本书必定是第一个跳入我脑海。一个女人用一个世纪的奋斗史书写了为人的不屈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