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 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 平行与矛盾——在音乐与社会中的探索 其实,原书名已开宗明义,这是两个不同专业的人中翘楚的共识与异识,重要的,他们并非交斗攀比,而是交流分享;也许,划定专业分类以别不是画地为牢囿于专业空间,...
评分♏: 罗曼·罗兰将音乐看作是“灵魂最有力的表现手法之一。” 未打开这本书之前,自己对于音乐乐评的印象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感官状态的表述中,然而最后才了解到音乐的广泛纬度。其与社会性、政治性、宗教归属、哲学、教育等多方面地共通与相异。 此前的认知,...
评分当富特文格勒骑着骆驼从开罗走来,邀请年仅十一岁的巴伦博依姆同台演出时,小男孩兴奋至极。然而小男孩的父亲却谢绝了这最高荣誉。原因很简单,作为居住在以色列的犹太家庭,无法在纳粹大屠杀仅仅发生九年后就与曾为第三帝国服务过的德国指挥大师合作。富特文格勒不仅理解了,...
评分和而不同 Parallels and Paradoxes: Explorations in Music and Society 平行与矛盾——在音乐与社会中的探索 其实,原书名已开宗明义,这是两个不同专业的人中翘楚的共识与异识,重要的,他们并非交斗攀比,而是交流分享;也许,划定专业分类以别不是画地为牢囿于专业空间,...
评分♏: 罗曼·罗兰将音乐看作是“灵魂最有力的表现手法之一。” 未打开这本书之前,自己对于音乐乐评的印象只是简单地停留在感官状态的表述中,然而最后才了解到音乐的广泛纬度。其与社会性、政治性、宗教归属、哲学、教育等多方面地共通与相异。 此前的认知,...
“因此我觉得音乐有这样的力量,一部乐曲,不论有多长、有多短,都能够很直接地让你有经过整个人生的感觉,哪怕是一小段肖邦的华尔兹,哪怕是仅仅一分半钟这么短的《一分钟圆舞曲》,只是简单地体验了从没有声音到突然有了声音,然后便到了最后一个音符;从曾经有过声音到再也没有声音了……”
评分两位大神的谈话实在是精彩,只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原因,好些句子特别难懂????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把艺术家和政客进行对比,一个是追求理想和极致之美;另一个则是满足于妥协的进展。此外,瓦格纳这一天才级别却又是反犹主义的音乐家激起了我的好奇,他对于调性音乐的彻底改造,他的艺术才能和道德之间的冲突……
评分佩服巴伦博伊姆的胆识。组建东西合集管弦乐团后,不顾政治阻力,完全以音乐的角度,在以色列演绎了瓦格纳的作品。音乐与政治无关。
评分我不算是喜欢关注时事的读书人,却独钟情于萨伊德。何解?立意高远!文化才是无国界,好音乐到哪都是好音乐。同样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欺压,不论欺压者再怎么正确,被欺压者再怎么错误,都是一种罪恶!有什么好讲的
评分还是值得一读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