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制作天团“银河映像”官方纪念典藏
“银河映像”乃香港首屈一指的电影制作公司,由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等著名影人于1996年共同创建,其制作的影片风格鲜明而题材多变,在商业利益与艺术追求之间左右逢源,开创了香港电影的新纪元。本书乃是纪念“银河映像”创作团队成立十周年之际而做,是官方授权的唯一简体珍藏版。
★精美剧照+专访影评,还原影片创作生态
本书编者深入专访了韦家辉、杜琪峰、刘青云、任达华、刘德华等十位“银河映像”中坚人物,配以珍贵剧照,讲述他们在影片创作过程中对电影的思考与解读,为读者还原影片的创作生态。更有十位国际著名影评人对“银河十大电影”的精彩影评,带领影迷从更加丰富的角度重观香港电影的独特魅力。
1996—2006年是香港电影被普遍认为不景气的十年,但“银河映像”却在此期间建立,并一枝独秀地成长为个性鲜明且分量十足的电影制作品牌。
本书是对银河映像那十年的回顾。全书以“银河映像十大电影”为骨干,在每部作品的单元下,有电影介绍、电影人访问和专业评论三部分,书后并附银河映像十年的完整片目。本书视野开阔,撰文者包括大卫•波德威尔(David Bordwell)、彼得•里斯特(Peter Rist)、杰夫•史密斯(Jeff Smith)等国际知名电影研究学者、影评人,以及香港多位资深影评人如李焯桃、李照兴、舒琪等,阵容鼎盛,文章涉及电影的形式、美学风格、导演比较及电影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专访人物韦家辉、杜琪峰、刘青云、任达华、刘德华等更是银河映像十位中坚,为影迷及香港电影发烧友们还原不同影片的创作生态。
潘国灵,香港作家、文化评论人,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新闻及传播学系兼任讲师,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客席讲师。著作有小说集《失落园》(2005)、《病忘书》(2003)、《伤城记》(1998),文集《城市学》(2005)、《你看我看你》(2003)、《王家卫的映画世界》(合编,2004)等。曾担任多个电影比赛评审,包括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评审、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联盟奖”(FIPRESCI Award)评审、香港电影金像奖专业评审等。个人网站:www.lawpun.com。
某天晚上突然很想找暗战的主题曲, 在GO上无意中搜到银河出的10周年纪念原声碟, 再很意外的看到有人介绍这本书, 可惜国内没有出版. 还好taobao上还有人在卖, 不过价格偏贵,要200多,但个人觉得应该比较值. 至于原声CD也有得卖,但比起这本书来说CD的性价比就低很多了.
评分一本偏粉丝向的收藏书,有很多精美的截图。但谁让我是杜sir的脑残粉,100大洋果断奉上了。 书的结构很简单,10部电影,每部电影对应一篇采访和一篇影评。采访对应的是参与该部电影的演职员,从主演到摄影到剪辑到服装都有涉及。影评大体上是不知哪里找的学院派专业吹牛逼影评。...
评分 评分虽然书中的内容并不算多,而且大部分在很多访谈中也都能得知,但此书真正的意义在于纪念。 这本书与《香港电影的秘密》是我珍藏的两本读物,没事就会拿出来翻翻。想当初是从朋友手中花了两百买到了手,之后在《铁三角》首映式上又托魏君子老师找到杜琪峰在这本书上给我签了大...
评分1996至2016,银河映像走过了说得上辉煌的二十年。在这二十年之余,忍不住再次翻出这二十年银河映像最为璀璨的创作期内的所有作品,从《一个字头的诞生》到《黑社会》再到《神探》,逐一品尝一番。下面选出了我最喜欢的十部银河作品简单的留下我的美好记忆。 1、《...
内容不算太多,但是剧照不少看着就舒服。
评分很精美
评分刘德华最喜欢的一部是《呖咕呖咕新年财》,林雪想拍爱情片,以及才注意到PTU里某一幕的广告背景墙是周杰伦的《八度空间》。两个困惑是:2004年香港发生了什么,“2004才是1997”?大家说的电影里的文学性,究竟是什么呢。
评分采访+影评,主要是冲着里面的剧照买的,结果剧照的清晰度和所用纸张都有点让人失望。
评分评论中有人质疑银河映像十大电影中竟然有<大隻佬>,为什么不能有,个人认为不仅能进前十,前三都行……当然,我读得最认真的还是<暗花>那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