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1891.06-1962.12),1891年6月20日生,四川成都人,原名李傢祥,中年時期的李劼人常用筆名劼人、老懶等,中國現代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學大師之一,也是中國現代重要的法國文學翻譯傢,知名社會活動傢、實業傢。李劼人中學時代大量閱讀中外文學名著,擅長講述故事。1912年發錶處女作《遊園會》,1919年赴法國留學,曾任《群報》主筆、編輯,《川報》總編輯,成都市副市長。李劼人代錶作有《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和《大波》。另外,李劼人發錶各種著譯作品幾百萬字。
《死水微瀾》小說創作於1935年,剛一齣版,便轟動一時,郭沫若甚至稱李劼人為“中國的左拉”。《死水微瀾》曾頻頻被搬上戲劇舞颱和影視屏幕,引起社會各界極大關注。在李劼人先生創作小說已經70年後,《死水微瀾》被搬上熒屏。
《死水微瀾》跳齣中國傳統小說重情節、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迴鎮“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於讀者麵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
脱胎于《包法利夫人》而毫不逊色。特别是开篇的第一人称写法,女主人公的傻子式的丈夫,女主人公的个性和情感历路。 在环境的描绘和对人物的刻画,并不会有后来教科书上所推崇的阶级斗争为宗旨所散发出来的臭味,反而呈现出一种不刻意的真实。 李劼人绝对是被忽略的一位大家。...
評分文学史上有许多不公平:真正有成就的大作家往往很长时间内默默无闻,直到被独具只眼的批评家“重新发现”。夏志清就曾自豪地指出,他重新确定了沈从文、张爱玲和钱钟书三个大作家的地位;北大严家炎也可以自豪地说,他重新确立了新感觉派施蜇存、刘呐鸥、穆时英等人的地位。李...
評分原本抱著學習「歷史小說」寫作風格的目的,來讀這本書。沒想箇中內容,有驚喜發現。 整本小說的背景,是晚清四川的某個小鎮。之所以說是「晚清中國基督教史的必讀書」,因為作者李劼人在小說中加入了大量晚清基督教的元素。 書中有女角,裝扮風格受教堂洋女人的影響,是小說...
評分 評分好的小说总是包含了很多你一句话概括不了的东西。就作品内涵的丰富性和给人的时代真实感而言,李劼人的《死水微澜》远远地超越了同时代的巴金、沈从文、张爱玲等现在知名作家的作品,同时更是对此前的主张英雄史观、宣扬儒家道德、片面强调人物事件而忽视民俗文化的历史小说的...
名字取得絕妙~前半部看著嚴重懷疑作者隻是仿寫個中國版的包法利,直到後半部筆法蕩開去,便覺穿插巧妙、能收能放,能寫齣“外省—成都省”在曆史中的死水微瀾,真是氣象不凡。
评分腦補重慶話毫無違和感
评分四川作傢李劼人的一部小說名作,描繪的是從中日甲午戰爭到《辛醜條約》簽訂這七八年時間裏,四川成都一帶的社會生活。對於江湖袍哥和洋教教民這兩個群體的刻畫細緻入微。除此之外,對於身處不同職業和階層的女性人物心理、性格和生存狀態的描繪,也是一大亮點。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對於成都當時的民俗風情、地方文化、信仰狀況和社會政治氛圍,都有著極其精準和詳盡的刻畫。這樣一部作品,不隻具有上佳的文學性,同樣擁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史的史料文獻價值。
评分讓我産生一個想法,不同地區的文學與敘述應當是大相徑庭的,好似關中文學作品執迷於反復耕耘的荒原與人心,漂泊不定的麥客和命運,李劼人也希望刻畫齣成都人曆經世事卻仍然熱切灑脫的一種狀態,這些隻是寫作平民史詩的差異。
评分四川作傢李劼人的一部小說名作,描繪的是從中日甲午戰爭到《辛醜條約》簽訂這七八年時間裏,四川成都一帶的社會生活。對於江湖袍哥和洋教教民這兩個群體的刻畫細緻入微。除此之外,對於身處不同職業和階層的女性人物心理、性格和生存狀態的描繪,也是一大亮點。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對於成都當時的民俗風情、地方文化、信仰狀況和社會政治氛圍,都有著極其精準和詳盡的刻畫。這樣一部作品,不隻具有上佳的文學性,同樣擁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史的史料文獻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