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史学家开始纠正这一欧洲中心的观点,但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英文作品依然非常稀少,这也是本书作者何铭生的感叹。
多达100万中日士兵卷入淞沪会战,近300万中国平民被迫亲身经历了这一战役,其中大多数都成为此次战役的受害者。淞沪会战在塑造现代世界格局上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它最终导致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并且使得亚洲局势动荡达70年之久。
两栖作战、坦克袭击、空中作战,最重要的是城市作战等战争形式都在1937年的上海上演。这是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彩排,更准确地说,作为第一次世界性战役,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幕式。
本书在内容与表达上皆属佳作。书内战争照片珍贵罕见,资料背景研究也极其详尽。作者从学术层面的军事立场披露了此战役许多不为人知之处,并由此获得了各界好评。
《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
评分《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
评分《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
评分《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
评分《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三个视点回顾淞沪会战》 西方人眼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当天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英法等国随后对德国宣战,然而少为人知的是,如果从1937年芦沟桥事变算起,此时中日已经开战两年多,战火已经燃遍了半个中国。近年来有一些历...
非常难得的是有当代第三方西方(丹麦)记者搜集史料撰写的关于淞沪会战的著作,就少见的在研究二战史时会关注亚洲战场,会去了解淞沪会战,会并不欧洲中心论地认为这才是二战的开始,就十分难得了。只也许能让更多西方史学家关注,填补空白这一点就非常棒了。整体来讲是一个全景式的对淞沪会战的回顾,没有精细到像索尔兹伯里那样能够标出每一个观点来源,但作者何铭生代表法新社驻台湾地区多年,能接触到不少KMT方面的资料,以及欧美大学报社保存的资料,军政上固然有不足之处,有些观点固然未知是否是真相,比如淞沪会战的导火索和日本当时的态度,总体来说比较严谨的,语言平实冷静,多有动人之笔。以作者自己的观点,他其实会隐约倾向KMT,但书里仍时时可见哀其不幸,怒其不智…好吧至少自淞沪会战起,抱着必死的决心开始相信去抵抗了
评分很不错,从一种中立的角度描述了淞沪会战的经过。从上海和平的最后一天,到沦陷,有太多话要说。但是最喜欢的,还是从普通人视角描述的场面。那么可怕和不可预期。没有人是为自己而活着的。感觉特别好的书。
评分挺不错的,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日战争,较为精炼。
评分挺不错的,从外国人的角度来看中日战争,较为精炼。
评分当年拍摄四行仓库的参考书,送给了长物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