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曉原,男,1955年生, 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係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前副理事長。曾任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首任院長。198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天文係天體物理專業,1988年畢業於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成為中國第一個天文學史專業的博士。曾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颱工作15年,1994年中國科學院特批晉升研究員,次年成為博士導師。1999年春調入上海交通大學,齣任中國第一個科學史係之首任係主任至今。
《性學五章》是關於中國性學史研究,分為《詩》《書》《畫》《藥》《人》五個篇章。
西方有《古羅馬風化史》《歐洲風化史》《古希臘風化史》,本書以嚴謹的學術態度來研究“性學”,堪稱“中國性學史”“中國風化史”。
江曉原先生除瞭在學術領域成績突齣,且自謂好古成癖,對曆史有特彆的感情,性的曆史歸根結底也是曆史的一部分,自然也在其感興趣的範疇之內。他想要將其推進到“學術研究”的層次上去,於是利用空閑時間(碩士答辯結束後),“發奮”研究起中國古代的房中術,結果寫成論文∶《中國十世紀以前的科學性初探》,並於1986年在《大自然探索》雜誌上發錶;遂又寫瞭幾篇“學院派”的性史論文在《中國文化》《漢學研究》(颱灣)等刊物上發錶;繼而又齣版瞭《性在古代中國》《中國人的性神秘》以及《性張力下的中國人》等書。可以說,性學研究,已然成為江曉原先生的第二專業。
這樣一本學術與大眾兼具的著作,實在值得讀者一探究竟。
晓原先生本是科学史专家,但他的性文化史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这部书可以看作他在这个领域的代表性作品。这本书涉及的问题非常丰富,见解精确,较之于前辈学人周、叶及海外高罗佩的同类著作更为深入。当然与同辈学人李银河的研究,则进路不一样。
評分从历史典籍中解读东西方性文化的变迁,在生殖崇拜和礼教约束的夹缝间寻找突破口,学者江晓原的新著,告诉我们如何以高雅的方式谈“性”。 有人说,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的性意识和性观念以加速度从封闭走向开放。然而,在你我身边,在大多数人的常态思维中,“性”及其连带的...
評分读这样的书自然最开始是被其标题所吸引了。 我读着发现作者的背景挺有意思的。他自己在文章里面有提到他是学的工科方面,专业是天体物理,还在某个天文台工作。居然发挥其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成为了性专家。 我们除了自己的所做的工作,业余爱好也是大有可为的,这点很...
評分論文集,前後部分地方重復。作者開篇強調研究性史拿不上颱麵,但讀完後發現,太專業化瞭,通過錶格化和係統化,讓性史美感消失瞭。不是倫理討論,不是性史羅列描述,也不是文人謳歌,更像是列錶統計分析。
评分紙質像是上個世紀的書……
评分精裝本沒捨得讀,於是就看簡裝本瞭。比起江曉原老師的天文學來說,還是他的性學更有趣。
评分紙質像是上個世紀的書……
评分此書過於淺顯以及重復,大概是因為要滿足大眾的趣味(尤其是對歐洲“情色”詩歌的泛善可陳,薩福何在?薩德何在?紀德何在?波德萊爾何在?等等這些人物可不比中國人缺少雅趣…),而且對於一些“揣度”也是無道理的(比如性壓抑及解放與科學一說,比如同性戀一節有諸多錯誤之處…)。但此書還是提供瞭一些有趣的參考資料,尤其是關於中國古時的房中術方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