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精读了“修士生活”,后两章便草草了之了。第一章创作于1899年的9/10月,是里尔克与Adreas夫妇首次俄国之旅返回德国后的作品,其他两章分别创作于1901年和1903年。也就是说,各章创作的背景不一样。1899年的里尔克深爱俄国文学,不知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在诗行之间穿插了很多俄语单词;与此同时,里尔克对莎乐美的感情也可谓是扑朔迷离。这篇所谓的“祈祷文”背后其实深藏了一个表达爱慕的年轻人,一个还处于酝酿期的艺术家,一位隐士,一位现代批判者。
评分精读了“修士生活”,后两章便草草了之了。第一章创作于1899年的9/10月,是里尔克与Adreas夫妇首次俄国之旅返回德国后的作品,其他两章分别创作于1901年和1903年。也就是说,各章创作的背景不一样。1899年的里尔克深爱俄国文学,不知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在诗行之间穿插了很多俄语单词;与此同时,里尔克对莎乐美的感情也可谓是扑朔迷离。这篇所谓的“祈祷文”背后其实深藏了一个表达爱慕的年轻人,一个还处于酝酿期的艺术家,一位隐士,一位现代批判者。
评分里尔克的时辰祈祷,Dasha译的遗作尚未出版,只能以德文版顶替。别的诗集标高亮是为了把喜欢的标出来,只有这一本是为了把偶尔不喜欢的标出来。。。据说里尔克也借助了爱情灵感通向宗教祈祷,却可以比爱情诗更热烈纯粹地歌颂“你”,也就更接近生命,死亡,虚无,以及因此而无所不能的永在。
评分精读了“修士生活”,后两章便草草了之了。第一章创作于1899年的9/10月,是里尔克与Adreas夫妇首次俄国之旅返回德国后的作品,其他两章分别创作于1901年和1903年。也就是说,各章创作的背景不一样。1899年的里尔克深爱俄国文学,不知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在诗行之间穿插了很多俄语单词;与此同时,里尔克对莎乐美的感情也可谓是扑朔迷离。这篇所谓的“祈祷文”背后其实深藏了一个表达爱慕的年轻人,一个还处于酝酿期的艺术家,一位隐士,一位现代批判者。
评分里尔克的时辰祈祷,Dasha译的遗作尚未出版,只能以德文版顶替。别的诗集标高亮是为了把喜欢的标出来,只有这一本是为了把偶尔不喜欢的标出来。。。据说里尔克也借助了爱情灵感通向宗教祈祷,却可以比爱情诗更热烈纯粹地歌颂“你”,也就更接近生命,死亡,虚无,以及因此而无所不能的永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