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德•姜(Ted Chiang)
美国华裔科幻作家,1967年生。毕业于布朗大学计算机专业,之后从事软件行业。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巴比伦塔》至今,只出版了十四篇短篇或中篇小说,却让他捧回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坎贝尔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
你永远不可能挽救每一只数码体
人工智能时代的小人物大命运
《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结集特德·姜最新的六篇作品:《软件体的生命周期》、《赏心悦目》、《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呼吸——宇宙的毁灭》、《前路迢迢》及《达西的新型自动机器保姆》——
安娜在蓝色伽马培育数码体,供喜爱之人购买当宠物。随着数码体市场的发展、壮大、冷淡和萧条,数码体们的命运也随之发生变迁。
戴上“审美干扰镜”,人们就无法分辨一个人相貌的美丑。这一新技术的诞生是否可以彻底根除相貌歧视,让我们听听那些当事人是怎么说的。
穿越时空之门回到过去,能够对既定的事实带来改变吗?
每天早上醒来之后,先把用完的肺换掉。来自地下的空气流源源不断,只可惜,我们耐以生存的似乎并不是空气。
当你的每一个决定都被他人精确预料,你是欣然接受,还是无助挣扎?
把孩子给保姆照料让人不放心,可如果这个保姆是个严格执行命令、百分百听指挥的机器人呢?
一贯的高水准要比一时的惊艳要难上很多,特德姜的小说保持这样的水准真的是很难得。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大部分小说是在讨论宿命论和自由意志,讨论轮回(虽然自己还没达到那种思想深度,所以只能膜拜),特德姜总是以绝对冷静的姿态,站在一旁客观的描述,糅合宗教...
评分 评分对于姜这位作者,我是非常喜欢,他写的小说,讨论的问题比一般的科幻小说要抽象许多,动不动就会上升到哲学高度,而又能把这些哲学讨论融入有趣的情节中。 让人相当叹服。 我翻了翻他所有这些作品,给我一个感觉,越短的小说越厉害。《前路迢迢》、《巴比伦塔》这两篇给我的感...
评分特德.姜,《软件体的生命周期》第一篇就把人给震住了,把它归在科幻小说类别很可惜,这让不少对科幻小说抱有偏见的人错过了一篇好作品。 科幻小说?人工智能?都不像。 蓝色伽马公司用“神经源”基因组引擎生产了一批可以一直成长的“数码体”宝宝,有点像电子宠物,需要被喂...
评分看到这篇第三个故事妻子和情人的故事里面,现在的自己带着二十年后的自己拯救二十年前自己老公的故事,一下就想到命运石之门的剧情了 然后果然男主想穿越时间拯救自己老婆 (我预想的剧情是男主赶到二十年前事发现场,救下老婆,并欺骗年轻的自己,二十年后就能重聚了.... 但是...
特德姜不是那种不断提升水准高度的作者,因为他从一出场就确立了极高的位面上,然后始终在这个水平线上不断位移。他真正理解了科技与社会之间的纠葛,并用温柔的故事剖解技术时代的深层肌理。而我最羡慕的是他行文的柔和与沉着,用最简单的语言从容叙述,背后是强大的自信和友善。遇到这样天赋极高,也极自我珍惜的作者,是读者的幸运。
评分同名小说很有人文色彩,“数码体”这种有生命意识的虚拟物体,作者把它置于不断流动变化的情境中,来探究因它带来的情感难题和法理、伦理困境。《赏心悦目》相貌歧视的思辨性,《商人和炼金术之门》时间轴来回移动带来的戏剧性,也很好看。其他小短篇印象不深。
评分读《软件体的生命周期》,深觉特德姜岂止是哲学家,还是对诸多议题有着广泛关切、思辨及认识深度的社会学家。誉他为科幻界“博尔赫斯”或“卡尔维诺”的读者并非妄言和谬赞,是多数人都有的共感。《商人和炼金术士之门》模仿《一千零一夜》的叙述尝试,可以窥见特德姜对叙述技巧、语风和文体有意识的打磨。而多篇故事对宿命观,甚至爱的升华性探讨,也看出作者本人的生死了悟与人道主义立场。这种起点极高、一出手就带着摧枯拉朽之势的作者,非“天才”难以形容。虽说《审美干扰镜》这个篇目重复收录,依然是年度最超值的一次购书和阅读体验。
评分一流作品。充满有趣的哲学思考,大部分故事挺硬,但丝毫没有损害文学性。最喜欢的一篇是《呼吸——宇宙的毁灭》,对我们所处的宇宙非常优美的比喻。
评分竟然出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