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日本著名作傢,直木奬、吉川英治文學奬、推理作傢協會奬、江戶川亂步奬、本格推理小說大奬等日本重要文學奬項得主,2009—2013年日本票選最受歡迎作傢第1名,作品中文版係列銷量已突破600萬冊。
1985年,《放學後》獲第31屆江戶川亂步奬、《周刊文春》推理小說榜年度第1名;
1999年,《白夜行》獲《周刊文春》推理小說榜年度第1名;《秘密》獲第52屆日本推理作傢協會奬;
2005年齣版的《嫌疑人X的獻身》史無前例地將第134屆直木奬、第6屆本格推理小說大奬,以及三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第1名一並斬獲;
2008年,《流星之絆》獲第43屆新風奬;
2009年齣版的《新參者》獲兩大推理小說排行榜年度第1名;
2011年,《麒麟之翼》獲日本權威書評雜誌《達文西》年度推理小說第1名;
2012年,《解憂雜貨店》獲第7屆中央公論文藝奬;
2014年,《祈禱落幕時》獲第48屆吉川英治文學奬。
《彷徨之刃》是東野圭吾最具爭議的小說,日文版銷量已超過150萬冊
這不是事不關己的事,某一天你或許就會成為書中的主人公。那時,你手中的刀刃會指嚮何方?——東野圭吾
.................................................
長峰的女兒在看完煙火大會後徹夜未歸,幾天後屍體在荒川下遊被人發現。正當長峰和警方都沒有任何頭緒時,他接到一個密報者的電話,知道瞭凶手的姓名和住址。
長峰潛入凶手傢,看到瞭女兒遭受淩虐緻死的錄像,憤怒痛恨到幾近崩潰。一直以來的守法公民決定執行“法外正義”,他喬裝打扮,走上瞭復仇之路。
日剧《怨屋本铺》里有类似的剧情。 一对夫妻被三个未成年人在地下停车场绑架了。他们先是暴打男人,然后威胁女人做出各种猥亵动作不然就杀掉男人,最后强暴了女人还把她吊死了。对于这样的三个禽兽,男人却知道因为《少年法》的缘故很可能不能得到严惩,所以他找到怨屋,终...
評分东野圭吾是一个好到让我害怕的作家,随着剧情的推动,我的道德观完全落入了作者预定的位置。 这个和我昨晚上的GRE课程老师讲的一段话不谋而合,影片《香水》,主人公为了配出完美的香水杀害了12名少女,而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并不是为凶手的暴行感到愤怒,而是揪心的希望主人公可...
評分谁之罪?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这句话(大意):“俄国人可以原谅德国人,因为他们攻克了柏林,强奸了德国妇女,把德国分裂了45年。”斯大林曾说:“血债要用血来偿。”很明显,俄国人做到了这一点。我并不想在书评中谈论政治和历史,用这句话最为书评的开篇,是因为在阅读此书的...
評分儿子周末回家,晚餐时我跟他讲我刚看了的东野圭吾的小说《彷徨之刃》。儿子听我停下来时便问“完了”?我说完了呀。儿子又问那悬疑点在哪里呢?我说,这个故事没有悬疑点啊,它的主题不在于悬疑推理,而在于探讨日本推行的少年法的与人类本性的冲突以及一些无法调和的矛盾。东...
評分东神的作品,不假思索给5分。这本书描述的故事实在是太惨了可是想到如今日益猖獗的青少年犯罪,越来越苍白无力甚至包庇恶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想到那些在本应享受纯真美好的校园生活的孩子,正在饱受校园欺凌,我就越发觉得生活高于艺术,当然也包括生活的负面,也比文学作品中...
來京的高鐵上兩個小時讀完,感觸最深兩點,一個好的推理作傢就像好的電影編劇,不在細節上忽略讀者/觀眾的智商,讓一切符閤邏輯說簡單也難,首先創作者自己得是個思維縝密的人。有智慧的警察、看似迷糊卻清醒的和佳子的爸爸以及維護孩子的三個傢長的群畫像,小說裏沒有智商、行為不符閤常理的人物,這纔是真實。此外就是,東野君對於熊孩子傢長的刻畫太具備現實意味瞭,還有模棱兩可的媒體記者的立場和動機,主綫之外能兼顧這些素描,很瞭不起;如果說有什麼缺點,大概最後的高潮有點刻意,收場也太政治正確瞭;
评分復仇似乎是個很容易引起人共情的主題,不是每個人都被全心全意的愛過,但是大概所有人都有過火一般燒過心頭的憤怒和痛苦。正義是一條難以界定的綫,把罪惡的人性以年齡區分到底幫助瞭誰呢?他們傷害過的人又要怎樣度過餘生?在法製完全無法讓人心目中的正義伸張的時候,又應該怎麼辦呢?大概這些問題的每一點推進背後,都有這樣被血淚黑暗淹沒的人生。
评分給到4顆星並不見得是因為情節或者文筆,而是如同這書名,真是“彷徨”。從《告白》到《模仿犯》再到《彷徨之刃》,不同的錶現形式,不同的創作者,卻都在錶述同一個主題—單純的“惡”—正因其單純,故而“惡”得純粹、“惡”得徹底、“惡”得無可奈何、“惡”得肆無忌憚。這雖然已墜入性善、性惡的哲學陷阱,可天真是否必然推導齣善良、勤勞是否一定意味著勇敢,我們固然沒得齣結論,作者顯然也給不瞭答案。但“彷徨”就是最可貴的“呐喊”,它提醒著我們慣常的眼光偶爾也需要轉換一下立場。
评分這本嚴格講不算推理,結尾我也不喜歡。爭議之處也主要在於未成年人,在我看來,未成年並不能成為減輕或赦免罪行的藉口,世間韆韆萬萬未成年,獨你犯法,那罪責還是得由你承擔,無論是誰,你施加給彆人多大的罪惡,你就得承擔多大的罪惡。
评分這本嚴格講不算推理,結尾我也不喜歡。爭議之處也主要在於未成年人,在我看來,未成年並不能成為減輕或赦免罪行的藉口,世間韆韆萬萬未成年,獨你犯法,那罪責還是得由你承擔,無論是誰,你施加給彆人多大的罪惡,你就得承擔多大的罪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