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梁祠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艺术史 巫鸿 艺术 考古学 历史学 海外中国研究 藝術史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发表于2025-04-09
武梁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门外汉系列。读的时候,脑袋里冒出来的词是“左图右史”,觉得蛮好玩儿的。www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可能是有涉及到西王母之类的,以及了解一些文献与图像的对读,还有就是了解到一些汉代的历史背景知识。前两天看蛋蛋的学习日常,觉得做艺术史真的要有一颗敏感的心以及善于发现的眼睛呐~每个细节都有被阐释的空间,读这一本还是有点这样的感觉的。
评分巫鸿师从张光直先生,艺术史与考古结合特别有看头,但也许是巫鸿前半生在大陆成长的原因,他的行文思考还有残留大陆学风,和高罗佩两种路子。
评分抱着读完列文森奖的心态找来读的。。果然美术史对我来说还是太勉强了。。。外行看看热闹而已。。。最初是因为李零的《学术界的科索沃》而知道巫鸿,后来看张郎郎的“太阳纵队”事件回忆,又看到了巫鸿的名字。最近故宫博物院被捧得很高,巫鸿也是故宫书画组出来的哎。
评分非常喜欢这样的文风。。一座武梁祠,半部文化史。。
评分漢代的宇宙論成就了武梁祠圖像誌的底色,而其藝術的具體表現標誌了東漢所興起的“個性." /一年之后的重读:从五分改成了三分,武梁祠毕竟作为博士论文,和重屏相比还是颇显匠气,不仅在于他累赘的文献综述,在方法上他也没有太多新意,而且虽是艺术史研究,他还是很基于文本去诠释图像,考虑历史重构和意识形态,而非图像本身。顺便说一句,中文翻译存在太多的错误。
巫鸿,1963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博士,现任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部终身教授,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同年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同时介入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展览策划。主要著作包括《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1989);《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onumentality in Early Chinese Art and Architecture,1995);《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1996);《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2005)等。
《武梁祠》为巫鸿教授研究中国美术史的扛鼎之作,曾获美国汉学著作的最高荣誉——由全美亚洲研究学会(AAS)颁发的李文森奖(Levenson Prize)。作者融合东西方学术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角度,通过对佛教流行于中国之前一处最重要的石刻画像遗存“武梁祠”的全面描述和分析,梳理了近千年来中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提出诸多解读汉代画像的创见,在解读画像的同时,向读者揭开了一幅汉代儒家知识分子展示自己思想世界的画卷。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不但是因为巫鸿先生一直是我学习艺术史以来很敬仰的一位学者,更重要的是,呵呵,翻译者中有一位是我的老师,谦虚得连自己得名字也用的是笔名,自我介绍也超级简单,“教师”呵呵 简单! 国内有好多人也在搞汉画,有的在用图象学的办法在搞,巫鸿先生总...
评分像巫鸿这样通过美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双向操作成名的不少。 p51 赵明诚认为武梁祠的画像质朴可笑,这也是从书法胜于图画的美学体系来讲的。同时,这也说明了当时的绘画是以写实技术为重,而对于汉代画像的造型和意境较为轻视,而这种绘画的品味变迁需要进一步审查。 p54 ...
评分说起来,第一次读《武梁祠》是在13年。我硕导的课分了前后两部分,前半截他讲了他觉得研究中重要的地方,后半截则带着我们一起学习他觉得必要的论著,分析学者的论点论据和组织逻辑。其中一次课,就是专门讲巫先生的《武梁祠》,然后下一节课又将邢义田先生的《画为心声》讲了...
评分 评分首先说下整体的感受 翻译的有些用词遣句让人好难受 充满了各种eninese的表述 插图远远不够呀喂 有时候看文字凭空想象很抓狂啊 附录是对武梁祠画像上的故事作了简单的文献追溯 有助于理解正文历史线索的推理 正文部分粗略看完了上篇的文献综述 因为没见过实物没有过亲身比对 ...
武梁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