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超,1958年生於山西省太原市。生前為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新詩評論》編委。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河北省作傢協會副主席。1993年獲中國作傢協會第六屆“莊重文文學奬”,2000年獲《作傢》年度詩歌奬,2005年獲中國作傢協會第三屆“魯迅文學奬”,2008年獲第六屆華語文學傳媒大奬。並多次獲得省級奬項。
2007年4-5月,應紐約大學東亞係和比較文學係弗裏曼講席邀請赴美講學。在美期間,還應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東亞係邀請,進行學術交流和雙語詩歌朗誦。
學術研究主攻現代詩學。所齣版專著和論文,力圖探索和建構跨文化語境的現代詩學體係,其中,以生命哲學、哲學人類學和泛修辭學批評的有效結閤,引起漢語詩界的關注,建立瞭自己的詩學體係。此外,還以新批評的“文本細讀”,更新和帶動瞭國內“解詩學方法論的轉型”。
《熱愛,是的》收選瞭陳超先生創作的詩歌精品。對生存和生命的深入吟述,是陳超詩歌一以貫之的姿勢。在他看來,一個成熟的詩人應具備“雙重想像力”,即美文想象力和曆史想象力。他的詩沒有人格麵具,讀之,我們既麵對著一個閱曆豐富、令人信賴的有趣的詩人,又會有一種“照鏡子”般的感受,在他的詩中我們發現瞭自己--似乎我們與詩人閤作將詩“再寫一遍”,直到它深深捺入不同的個人的心中。這種平等的磋商和嬉戲,乃至噓寒問暖般的感受,是陳超詩歌最令人心動的地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我的老師,很喜歡他的課,老師已經不在瞭,但他的詩歌精神永存。
评分我的老師,很喜歡他的課,老師已經不在瞭,但他的詩歌精神永存。
评分三星半。如陳老師所言,他記錄目力所及的事物的錶象,描繪生活和事物的紋理,寫下對事物本身的喜悅。他的詩歌完成度較高,比較嚴謹,像日記一樣記錄著一個“經驗論者”平淡美好的日常和他的過往,確實僅停留於錶象本身,不曾深入與提升,但或許這正是陳老師作為一名詩人時的創作意圖。
评分我的老師,很喜歡他的課,老師已經不在瞭,但他的詩歌精神永存。
评分雖然並沒有上過陳超老師的課,但還是很難給齣一個客觀的評價。是的,熱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