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凡及,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同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学系任教。曾于1961年11月至196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理论组进修生物控制论。1979年6月调到复旦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其间于1983年8月至1985年8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一香槟分校做访问学者。曾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理科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计算神经科学和神经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百篇,并有多部专著和译作。
20世纪最伟大的生物学家克里克说过:“对我们来说,再也没有比研究我们自己的脑更重要的科学研究了。我们对宇宙的所有认识都有赖于它。”《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作者顾凡及结合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史、科学家传记以及最新进展的材料,试图通过讲述人类认识脑和心智的一些重大探索与突破的历史过程,生动揭示人类是怎样逐步深入对于自己脑和心智的科学认识的,我们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在历史上又发生过一些什么重要争论,为什么有的认识得到了证实而有些想法则最终被证明是错了,我们现在的认识已经到了哪一步,也对今后作了展望。本书同时让读者感悟科学家治学之道。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非常优秀的科普和导读,作者很棒,比看翻译过来的书流畅许多,也非常喜欢科研工作者们写科普自然而然散发的谦虚和求真精神。
评分读的时候非常累人,但又停不下来。
评分非常优秀的科普和导读,作者很棒,比看翻译过来的书流畅许多,也非常喜欢科研工作者们写科普自然而然散发的谦虚和求真精神。
评分通俗度和语言生动度都可以,史实方面很全面但是线索有点不够清晰,好在顾老师参考了大量外国著名科学家的作品,一个小图都标注出处,十分严谨。这部著作有读来不但有趣还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前几张介绍神经科学的发现史,有点枯燥;中间探讨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很多病例值得深思,只是目前还是未解之谜。后半部进入人工智能和大脑科学的领域,可惜没有讲到深度学习,只是深度学习背后的人工神经系统以及人工神经的前身联结主义当年的发展真是曲折,几度偃旗息鼓。可见真正的科学的发展一定是非线性的,造成边际效应和拼速度的科学研究只是一种迟早可以完成的漫画助手的涂色游戏而已。。
评分人类对脑认知的发展史,有些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