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刘梓洁 随笔 台湾 台湾文学 文学 情感 治愈 父后七日
发表于2025-03-29
父后七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小资文学,同书名文章不错,有温情中的冷幽默,但后面写猫的几篇基本跳过。
评分第一篇真是极好,数次眼泪都要下来。后面真是耐着性子看完
评分虽然文章还可以,可是再版之后用各种其他文章来填充版面的行为,真的很讨厌。
评分原来梦见故人生前事,不叫托梦,只是因为你想念他。
评分我记得已经看过旧版了,怎么又看个新版,算是把旧版错字啥的都修订了。同名作为最佳
刘梓洁
1980年生,台湾师大社教系新闻组毕业,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新闻组肄业。曾任《诚品好读》编辑、中国时报记者,现为专职作家、编剧,兼职瑜伽老师。
问她为什么喜欢写作?她回答:“因为希望赶快写好出去玩。”
.
文学作品:
2010年 散文集《父后七日》
2012年 散 文集《此时此地》
2013年 短篇小说集《亲爱的小孩》(已出版)
.
影视作品:
2004年 电视剧本《野百合》(与蔡宗翰合著)入选公共电视百万原创剧本
2010年 担任电影《父后七日》编剧,并与王育麟共同执导
.
得奖纪录:
2003年 小说《失明》获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
2006年 散文《父后七日》获自由时报林荣三文学奖散文首奖
2010年 电影《父后七日》获第12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
2010年 电影《父后七日》获第47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
宝岛才女刘梓洁盛名之作
勾起无数人乡愁的温情之作
.
林荣三文学奖首奖作品
金马奖同名电影原著
.
父亲去世后的七天,葬礼乍看行礼如仪,却更似一场悲喜交加的荒谬闹剧。然而,忙碌过后,思念在零碎的日常小事间漫延……
.
经过长达七年的酝酿,刘梓洁记录下与父亲的告别,回首多 年离家求学、工作与生活的岁月,以独特的叙述节奏与语言风格释放乡愁,倾诉生存的感触。
在一篇篇回忆絮语中,悲伤被轻盈地诉说,肃穆匿身于戏谑背后,琐碎日常的饶富滋味,孤身独行也可畅游异乡再找寄托,而那些失去的、沉重的才最令人回首凝眸。
.
=========
.
《父后七日》突破了诸多的限制,开辟了散文的全新版图。——林荣三文学奖
.
《父后七日》乍看以行礼如仪的方式叙述日日发生的事情,读起来却不冗长或琐碎;提到的每件事似乎都有某种荒谬性,却又带着很强烈的情感,直到最后,深沉的悲伤才终于爆裂开来。──张曼娟
.
说到底最最感人的,终究仍是生死之间的惘然与遗憾,终究是那伴随着死亡而来的内在缺失,那是不可收拾的伤痛。——马家辉
记得阅读《父后七日》的时候,有这样一句话:不要隐藏泪水与脆弱,最坚强的人,总是平和地与它们在一起。其实在看到这句话的刹那,我就已经决定让这句话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记得爷爷得癌症已经是高三时候的事情了,因为当时高考冲刺比较紧张,所以一般只能一周去看望一次。...
评分兴许是春天来了,人的情绪起伏多变,容易伤春悲秋,容易感叹生死陌路,这几日在地铁车厢里,在家中,在图书馆读台湾作家刘梓洁的《父后七日》,总是又哭又笑,被作者独特的叙述深深打动,写父亲的葬礼,充满荒谬和戏谑,却又饱含深情,令我大笑之后又忍不住痛哭;写童年玩闹,...
评分“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就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第一句就把我带回好多年前,好像突然回到了爷爷家的巷口,懵懵懂懂看着一群人扶着棺木从我面前路过,他们要上山去。 后来,除夕回爷爷家吃团年饭,那几年间,奶奶掌勺,在一桌丰盛的年夜...
评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亲情成为了一个禁忌的话题,绝口不提,否则就是泪流满面。夜里躺在床上,在失去意识的前几分钟,都是在一种近乎于绝望的负罪感中度过的,我知道,我的身体在做准备,为了那永恒的哀痛。 知道一定是要哭的,无论是书也好,电影也好,这样的题...
评分人生中免不了有出席葬礼的经验,有时候是至爱亲朋,有时候只是隔壁老王。印象最深的两个葬礼,一个是我母亲的爷爷的葬礼,另一个是我的一位女同事。我母亲的爷爷,按里下河地区的叫法都叫“老太爷”。他过世的时候年届九十,已经算是很高寿,只是我那时候很小,三四岁的光景,...
父后七日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