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中回忆录

墓中回忆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法] 夏多布里昂
出品人:
页数:286
译者:郭宏安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25851
丛书系列:世界散文经典书坊
图书标签:
  • 法国文学
  • 夏多布里昂
  • 回忆录
  • 法国
  • 散文
  • 文学
  • 经典
  • 外国文学
  • 墓中回忆录
  • 回忆录
  • 小说
  • 悬疑
  • 推理
  • 心理
  • 死亡
  • 文学
  • 神秘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墓中回忆录》为夏多布里昂晚年力作,作者全面回顾自己的身世、经历,尤其法国大革命时期加入勤王部队,兵败后流亡国外,以及保皇、激进各派政治力量的权力角逐,在书中均有生动的反映。作为浪漫派先驱和散文巨匠,夏多布里昂将个人的荣辱与国家命运、宏深的历史背景与当下现实,以及对旧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眷恋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都和谐、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我生活的时代之史诗”。

本书是夏多布里昂用文字为自己建造的纪念碑,他为此耗费了四十年心力,其间不断磨砺、修改,书中有许多段落都曾在贵妇雷卡米夫人的沙龙中朗读,倾倒一世。夏多布里昂的文笔历来为人称道,一直被视为法国散文的典范。夏氏尝自言:“拿破仑在政治上称霸,我则在文学上称霸。”少年雨果亦曾有言:“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成。”

作者简介

夏多布里昂(Franois-Renéde Chateaubriand, 1768-1848),法国作家,浪漫派先锋和优秀的散文家。出身布列塔尼一个衰而复振的贵族家庭,年轻时投身军旅,随其兄进入巴黎社交界,后至美洲游历。法国爆发大革命后,夏多布里昂参加路易十六的勤王部队,失败后旅居英国,以教授法语为生,并开始写作。拿破仑上台后,夏多布里昂一度被任命为驻罗马使馆秘书,后与斯塔尔夫人一道成为反拿破仑集团的中坚人物。

夏多布里昂依据早年社交及游历美洲的素材写成小说《阿达拉》和《勒内》,前者写美洲一未开化部族酋长之女阿达拉已皈依基督教,与另一部族俘虏青年夏克达相恋,因不能与非基督徒结合而服毒自尽;后者写亚美丽对胞弟勒内发生恋情,因恪守宗教戒律而被迫进入修道院,勒内自此孑然一身,飘然遁迹于蛮荒之地。二者均以浓郁的抒情及景物描写见长,而成为法国浪漫派的开篇之作,风靡一时。此后又有续篇散文史诗《纳切兹人》。晚年重要作品则为其倾尽一生心力著成的《墓中回忆录》。

目录信息

墓中人语(代译序) 001
我的出世 010
我是一个坏学生 012
跟两个小水手打架 017
布列塔尼的春天 022
外省的闲逸生活 026
贡堡的幻影 030
贡堡的生活 032
我的主塔 037
从小孩子到男子汉 039
吕西尔 040
诗兴的第一口气息 042
爱情的幽灵 043
秋天的快乐 045
诱惑 047
告别贡堡 050
我在巴黎的孤独生活 054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059
米拉波 064
罗伯斯庇尔 069
在圣马洛上船 071
横越大西洋 077
圣彼埃尔岛 082
拜访华盛顿将军 088
华盛顿、拿破仑异同论 092
尼亚加拉大瀑布 095
米拉的原型 099
印第安人的船队 101
返回欧洲 103
亨利四世的衬衣 107
在阿登省 110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评分

作者文笔非常优美,全篇充满一种忧郁的气质。个人更喜欢他关于自己童年和少年时期回忆的那几篇。 政治有分派别,美好的文字却无疆界。  

评分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离死还远着的时候,精心为自己写墓中回忆,跨越两个时空超未来然而却又对过往的追忆,夏多布里昂这样的一个人唯恐别人无法用比自己更漂亮的语言叙述出自己浪漫激进热烈的一生,于是自己动笔写并立志作为不朽作品,他是一个极度疯狂却又极度标榜自己的天...  

评分

老师给出《秋天的欢乐》,让进行印象批评,当时不知出处,全凭“印象”,觉得写得还不错,就贴了出来。 文学与其他艺术不同,美术、音乐都是强制的,要你接受它的主见,不容你多想。可文学却是谦和的,仿佛可以隔靴搔痒并骚到痒处。或许,一晃眼,我会用“喜”来形容《秋天的欢...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龚古尔:我愿意拿人之初以来所有的诗篇来换取《墓中回忆录》的头两卷。

评分

因为和夏多布里昂同天生日才虚荣地读了此书……可惜内容比全本少得多。

评分

龚古尔:我愿意拿人之初以来所有的诗篇来换取《墓中回忆录》的头两卷。

评分

1. 《圣经》常把人民比作大水;这里恰如濒死的人民,弥留之际被剥夺了声音,向着永恒之深渊直冲过去。2. 一种不寻常的温柔半遮住她的目光,令其忧郁地闪烁,宛若一缕光穿过清澈的水而变得柔和。3. 太阳的目光和我的目光同时暗淡下去。4.他们的嘴唇犹如一枝茎上的四朵红玫瑰,开得正盛正艳,相互吻着。5. 他仿佛一颗灵魂偶然碰到一具肉体,但也能随遇而安。6. 江河总是自毁其岸。7. 没有人从故乡来。拉伯雷8. “基督教教堂之阴郁的浩大”(蒙田)9. 华盛顿的剑,基督的袍子,拿破仑的中国仆人。10. 唯有莫里哀的天才能使之具有一种喜剧的庄重。

评分

很多思想的火花,但是对法国实在知之甚少,最近真是读书怠倦感强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