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欲望

植物的欲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邁剋爾·波倫(Michael Pollan),是一位美國作傢、專欄作傢、行動主義者、新聞學教授及柏剋萊加州大學科學和環境新聞學奈特項目的主任、食物研究權威,《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齣版人周刊》年度好書、食物類大奬“詹姆斯·比爾德奬”的作者。《時代雜誌》於2010年將邁剋爾·波倫名列全球百大影響人物。他每推齣一本著作都是年度齣版大事。邁剋爾·波倫也是一名自然愛好者,他在農場、牧場、獵場的體驗,亦化作優美而幽默的文字,為工業化食物鏈下的人類,指齣一條樸素、美好且真實可行的齣路。

波倫曾在《紐約時報雜誌》發錶文章,《哈珀爾雜誌》(Harper's Magazine)前任主編,並著有五本書《保衛食物:食者的宣言》(2008)、《雜食動物的睏惑:四餐的自然曆史》(2006)、《植物的欲望:植物眼中的世界》(2001)、《我自己的天地》(1997)及《第二自然:園藝者的教育》。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邁剋爾·波倫
出品人:
頁數:272
译者:王毅
出版時間:2015-4
價格:52.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2790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植物 
  • 博物學 
  • 科普 
  • 自然 
  • 植物學 
  • 人文 
  • 生物 
  • 外國文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這本書講述人們熟悉的四種植物的故事——蘋果、鬱金香、大麻和馬鈴薯,講一講使它們的命運與我們自己的命運相連的那些人類欲望。在一個更寬廣的論題上,本書談論的是人類與大自然世界之間的復雜的互惠關係。對此,作者用一種非傳統的角度來講述:從植物的眼中看世界。

該書每一章都采取瞭旅行的形勢,這些旅行或者是從作者的花園裏開始,或者是在那裏中止,或者是在那裏藉宿;但是這段旅程卻深入到田野裏,在空間範圍和曆史長河這兩方麵都是如此:深入到瞭17世紀的阿姆斯特丹,在那裏,有過一個短暫的、不正常的時期,鬱金香變得比黃金還珍貴;深入到聖路易斯的一傢公司駐地,在那裏,基因工程師們正在重新發明馬鈴薯;作者還旅行到瞭愛達荷州的馬鈴薯農場。跟隨者對植物的熱情,作者走過瞭曆史,走進瞭當代的神經係統科學。抱著弄清楚人類與這四個物種的所有復雜關係的希望,作者反過來用不同的透鏡來審視它們:社會史的和自然史的、科學的、新聞的、傳記的、神話的、哲學的和研究報告的。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一个农业工作者的远方 第一部分:书评 终于他妈的读完了,在离我们的生物化学课结束还有5分钟的时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的主角,一个叫做“卖壳儿·破锣”老头,被一个邪恶土豆打败了,被打得落花流水,神志不清,其幕后黑手是邪恶的孟山都!我擦!下课铃响了,我...  

評分

作者波伦行家记者出身,文字优美、意境迷人,他打破几千年来酝酿出来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想,试着从自然的角度,回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于是,他就有了迷人的发现,原来那些百变的苹果之所以一变再变,不是人在主宰,而是植物利用了人类,达成它们把自己的基因繁殖最大化的理想。 ...  

評分

书是很有意思,但是翻译得太可怕了,编辑也不把把关。 如第一部分关于苹果的,苹果可以做成酒,……黄油!!你见过苹果作的黄油吗??肯定是 BUTTER, 这里是果酱。烂糊糊的都可以叫做BUTTER。就算编辑不懂英文,这种毛病还是看得出的吧。 另外很多句子看得出王毅很努力了,也想...  

評分

一个农业工作者的远方 第一部分:书评 终于他妈的读完了,在离我们的生物化学课结束还有5分钟的时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的主角,一个叫做“卖壳儿·破锣”老头,被一个邪恶土豆打败了,被打得落花流水,神志不清,其幕后黑手是邪恶的孟山都!我擦!下课铃响了,我...  

評分

Michael Pollan写的文章我一向喜欢,每次他在ny times上的文章都让人读得口齿余香。现在他的书很流行,简直就是人手一本。这本就是同事借给我的。整本书一共四个部分,围绕着四种植物,讲述他们的历史,以及怎样通过人类实现自己(植物的)基因遍布全球的。可能写得比较早期吧...  

用戶評價

评分

翻譯太差瞭

评分

進化或者演化的精髓在於不適者死亡而非適者生存,適者很有可能不存在,忽略這一點,落入泛靈論的陷阱在所難免。建立在謬誤上的理論可能正確,但並非真理。作者沾沾自喜的新穎視角不過是在誤導大眾,並沒有傳播的價值。

评分

的確是標題黨瞭,寫的其實是人類的欲望。馬鈴薯講人意欲徵服自然對秩序的追求,大麻和蘋果則是人類對無序的、狄俄尼索斯式浪漫的渴望,而鬱金香既有秩序對偶然性的勝利(成片的鬱金香),也有秩序“令人愉快”的放棄(永遠的奧古斯都)。能把植物學寫得這麼sexy也是厲害瞭。說白瞭我們一直都在徵服與闖禍之間走鋼絲。

评分

這本書有個好名字,但文章內容講的更多的還是人的欲望,這書給我們的新鮮視角在2017年看來並沒有在美國第一版2001年時候那麼震撼。真正熱愛自然的人,會敬畏自然的多樣性,如意大利設計師伊塔洛曾對我提及的野性。可人太癡迷掌控力瞭,對生命一知半解(基因的世界還遠遠不夠)會讓我們自己毀滅

评分

翻譯太差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