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赫兹利特(Henry Hazlitt)
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专栏作家,《福布斯》杂志总编辑斯蒂夫•福布斯尊称他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新闻人”,当代“自由至上主义者”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重要成员。
他曾供职于《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后来又为《纽约时报》撰写经济方面的文章。1946~1966年,他在《新闻周刊》开设固定专栏,撰写经济学普及文章,引导数百万读者了解经济学基础知识,传播自由经济理念,影响力极为深远。
《一课经济学》是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这本书1946年一出版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至今已被翻译成8种文字,在全球销量早已突破百万。他一生勤于写作,撰写了18本专著和无数的评论文章。其重要著作还有《道德的基础》、《凯恩斯经济学批判》等。
本书是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社会大众撰写的经济学入门读物。全书包括三大部分26章,以一堂课的形式,深入浅出地讨论了涉及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问题,例如公共建设工程、税收、政府信贷、就业与失业、关税、最低工资、进出口、价格体系、房租管制、工会、最低工资、利润、储蓄、通货膨胀等,以最简单的阐述方式,向读者逐次解读这些复杂的经济问题背后的真相、什么样的经济政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他们会雇来一流的人才,要这些人专心致志,力陈利益集团自身的见解。最后,他们要么让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要么就干脆把水搅浑,让人无法认清其中的真相 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
评分一课经济学的逻辑很简单:公平竞争刺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进步与就业。 基于这个逻辑,作者描述了很多凯恩斯主义下的管制经济能带来的恶果,例如管制带来不公平,不公平就需要更多管制,最终全盘经济管制的恶果。 对于凯恩斯主义的恶果,也就是一课经济学里对弗...
评分抛开对经济学的真知灼见不谈,本书里面的英文用法是我学习的重点之一,这里做一个简单回顾。Hazlitt的这本书在西方久盛不衰,离不开他语言的凝练和精彩。方便起见,我直接摘录了部分语句而没有提供上下文,如果看过此书的英文版可能大概明白出处在哪,没有的话希望你能原谅我的...
评分一课经济学的逻辑很简单:公平竞争刺激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促进经济进步与就业。 基于这个逻辑,作者描述了很多凯恩斯主义下的管制经济能带来的恶果,例如管制带来不公平,不公平就需要更多管制,最终全盘经济管制的恶果。 对于凯恩斯主义的恶果,也就是一课经济学里对弗...
评分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经济”早已取代了“政治”、“战争”,越来越成为人们想得最多、说的最多、写得最多的词汇,甚至日常大家所说的“全球化”指代最多的也是“经济全球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势、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经济人物,往往不但影响着本国人民的切身利益,...
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简化为一堂课,这堂课又可以归纳成一句话: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
评分大多数经济谬论出自两个错误:有的错在只看行动或计划的即时影响,有的错在只看特定群体所受的影响,而忽视其他的群体。
评分2016-03-11至2016-03-25 “本书的主旨可以概括为:在研究任何经济政策提案的效果时,不仅要考察提案带来的即时结果,也要探究长期结果;不仅要探究其主要后果,也要探究其次要后果;不仅要看其对某些特殊群体的影响,还要看其对所有人的影响。”摘自书中。
评分书是好书,就是太啰嗦,翻来覆去讲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不要只关心到看得见的局部影响,还要考虑整体看不见的影响”。这让我想起一个老段子:某部门在几个月内做了七八个项目,每个都看起来都收益巨大。可是一看整体数据,发现压根没涨!因为很多项目干的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
评分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时影响,更要考察其比较长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其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响(当然,在避免把经济学等同于重商主义的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倒退到古典时代,即也不能只考虑长期和整体的效应而忽略了短期和特定群体的利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