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新也 SHINYA FUJIWARA,1944年出生於福岡縣門司港。 在東京藝術大學就讀時,決定離開大學校門,度過了十幾年的流浪各國的生活。 80年代所著《東京漂流》,作為優秀的批判文明類書籍成為了最暢銷書。 著作中有《印度放浪》《全東洋街道》《美國》《巴 黎的水滴》《合起沒有任何願望的手》等。獲 得過木村伊兵衛獎,每日藝術獎等。
譯者 黃大旺,高雄路竹人,1975年生於台北市。上進補習班、建如補習班、國家補習班、淡江大學動漫與電影社結業。日文系在學期間開始從事日中翻譯工作,曾旅居日本進修及工作五年餘。2010年返台後開始從事日中同步口譯及地陪工作。同時也以「先天性表演者」的身分,於獨立音樂、當代藝術、劇場、電影等各種領域間疾走。譯著包括《商務英語不NG-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商務英語不NG-70+關鍵單字這樣用就對了》及漫畫版《鬼水怪談》等。
作者藤原新也自1969年起,以亞洲國家為主,遍遊歐亞13年。回國之初,日本發生一連串的冷血逆倫刑案與無差別殺人事件,使作者驚然發現日本社會已有巨大改變,和他記憶中的故鄉大不相同。
日本家庭的中心從「神壇」轉變化「電視機」,「人對土地故鄉的執著」也轉變為「個人對個人的執著 」;社會普遍的物質需求心態,從「對欲望的克制」,演變為「鼓勵消費」。
他比較了自己出國前所認識的「60~70年代的日本」,和回國後所見的「70~80年代」的日本,以旁觀者的警醒眼光,針對當下的社會問題提出批判,對當局者迷的日本國民做出提醒。
最後兩章收錄了作者在雜誌《FOCUS》連載的爭議文章,以及後續引發的風波。
藤原新也于1944年出生,是日本知名作家、摄影家。摄影家这一职业深深影响了藤原新也的写作角度。在摄影的同时需要观察,需要在瞬间抓住关键点、定格关键点,把观众带入到作者的视点上来,体味这其中的奥妙。摄影家是一名观察者,而作家也同样是一名观察者。这一次,藤原新也成...
评分《东京漂流》的腰封上印着:“当巨大的城市机器以效率为名高速运转,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成为都市里的漂流者。这里是一座实实在在的海市蜃楼。这里叫东京,或者别的什么。” 藤原新野讲的是八十年代的东京,我却在八十年代的东京中看到了新千年迄今我所在的土地的影子。 藤原...
评分《东京漂流》讲真,这本书超难看外加三观不正,虽然有点批判商业文明的成分在,但书里都写了些什么鬼,奸杀幼女的罪犯的供词被说成是修行白骨观,奸杀幼女的事实被弱化成收集芭比娃娃,自己在报纸上发表神叨叨的天葬画面配商业广告,结果公司翻脸还好意思说公司欺负他。书就是...
评分经济高速增长的六十年代、利己主义盛行的七十年代,商品文化主导的八十年代,民众受到商品文化的指导,更加努力的工作赚钱,以实现他们心目中贵族般的生活方式。有违主流价值观的世界被管理、隐藏了起来,传统的优良的价值观沦为了存在感薄弱的事物。而今,存在感最强的事物只...
评分文 / 瓦罐 如果不做一点功课的话,《东京漂流》算不上是一本非常友好的书,尤其是你既不知道谁是藤原新也,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一路疾驰向前的年代里回望八十年代的日本的时候。 是的,我们为什么要读八十年代一个摄影师记录下的,连他自己也陌生的日本?为什么藤原新也看到的...
这本书很快看完的原因就是!!!前半部分的内容很有深度,到了后半部分,什么杂谈,拍摄秘闻,拍摄感想之类的奇怪的东西全上了。然后这本书其实就只能看前半部分。。。
评分若以现代的立场及价值观来看历史传统,看到的就只是我们现在有多文明先进。但若以传统的立场来反观我们的现代,我们到底是进步了,还是越活越荒谬?以这个时代的好,去对照旧时的差,或许会激动人心。但若以昔日的好,来映照今日之坏,是否会发现更多让人痛心的真实呢?
评分这本书很快看完的原因就是!!!前半部分的内容很有深度,到了后半部分,什么杂谈,拍摄秘闻,拍摄感想之类的奇怪的东西全上了。然后这本书其实就只能看前半部分。。。
评分一半冷彻的理性 一半疯狂
评分东京漂流断断续续读了一些,实话说书中没有真的收录无惨绘,对此我不得不表示感激,那套图就算是自认接受尺度还算可以的我都看着真的有些生理&心理不适,想着这图要真多看几遍恐怕又要做噩梦。书中文字占到绝大部分,照片不多,藤原新也的思考方式虽然有些时候不太能认同或者说理解,但是还是感到挺佩服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