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浦·希提(1886~1978),阿拉伯裔美籍学者。出生在黎巴嫩,毕业于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后赴美国深造,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任该校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希提毕生从事中东地区的语言、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研究,著述颇丰。
《阿拉伯通史(第10版)(套装共2册)》以其洋洋洒洒达700页之多的文字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在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现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伊斯兰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年)和阿巴斯王朝(公元750一1258年)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作的巨大贡献。统一的阿拉伯帝国被割据势力搞得四分五裂,继之而来的就是分别在埃及、西班牙和其他地方出现的一些阿拉伯小王朝;非阿拉伯的穆斯林人物渗透到阿拉伯都市社会的精英阶层之中,他们当中有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和麦木鲁克人,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阿拉伯历史的支离破碎。
论文化、历史、宗教的传承对后世的影响:伊斯兰世界历来有遵从类似中国“成王败寇”的宗教、政治理念,四大正统哈里发后三者均被谋杀致死,什叶派精神领袖阿里(穆罕默德的堂弟)也遭此厄运,个人野心联合宗教与政治进行高压统治,往往催生更大的野心与残酷,鲜有人试图或者能...
评分这套书的确是好书,但是对于之前对阿拉伯历史没什么了解的我来说,实在是很难读。每个人的人名字都好长,而且常常出现之前没有介绍过的人物,搞得我经常晕头涨脑。总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没有读完,因为自己的原因失去了兴趣,所以暂时搁置了,等个人对中东历史有了更多感性...
评分 评分阿拉伯的世界太晦涩了,花了一下午才堪堪看完第一编,我被满纸的奇奇怪怪的名字折磨的快要睡着了,第一次知道原来穆罕穆德和买买提是一个意思,只是翻译不同而已,我觉得我已经快无法直面穆罕默德这个名字了[捂脸]后来是找出世界地图对照着看才有点感觉的。支撑我看下去的理由...
评分发现中东文明(从土耳其的小亚细亚到波斯全境)与西方文明绝对是天生的相生相克,一方强时另一方绝对弱,短暂的势均力敌也是因为实力上升的一方与下降的一方作黄金/死亡交叉时的临时过度状态,此后双方距离开始拉大,那种双方交相辉映同时往上走的情形历史上非常罕见。...
前边很枯燥,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也一样,都这毛病,不过提到了什叶派和逊尼派的起源…后边到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开始好看了…
评分可读性还算强。读罢坚定了我的无神论信仰。
评分翻译的什么玩意
评分可读性还算强。读罢坚定了我的无神论信仰。
评分顺道复习了Mesopotamia。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