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萧红 民国乡土 中国文学 小说 文学 命运 中国 社会小说
发表于2025-04-18
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上次看《生死场》觉得挺好看但没有那么强的记忆,这次凑单买回这本看,很着迷。也许是跟看过拍萧红的那个电影有关,就像有个人的一旁读旁白,每一句都进到心里。她和爷爷的后园,东北夏天的傍晚,我能闻到下过雨后东北的泥巴味儿,还有二伯和歪嘴是我最喜欢的部分,日子每天这样过,日出日落,花开花谢,春去秋来,萧红看的透彻,正如那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我的家是荒凉的。”
评分全无心理准备甚至被震惊的那种好 是白描 但又是大特写 疏离 但是又处处关心 真是萧红不红 天理难容
评分写景、写人、写事,都围绕着作者生长的故土,由苍凉的我家后院,到生长在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人,小人物就似院里那年年生长的蒿草,枯萎了来年重新又茂密,愚昧的悲剧性的却又顽强的生命,在这块土地上努力生根发芽延续。还有那个对“我”无尽宠爱的祖父,那是作者童年乃至整个人生最温暖的所在。
评分每个人记忆里童年都有这样一颗大榆树吧: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洒下斑驳的树影,阳光从树叶的间隙钻出来闪得人张不开眼睛,也许还带着某种令人舒展的香味。
评分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极富才华和盛名的女作家,被鲁迅称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她用特有的细腻敏锐的感悟力,扑捉被人忽略的生的意义,其作品无不灌注性灵智慧。
代表作有:小说《马伯乐》《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一部作品,在孤单寂寞之际,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呼兰河畔那个墨迹斑驳的黄金时代——她的童年。她用最稚拙和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读来荡气回肠,充满沧桑感。具有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
《生死场》以“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发生的恩怨故事,生动描摹了中国人的悲惨遭遇,和在死亡线上勇敢抗争的民族气节。鲁迅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
萧红,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40年在香港发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本打算继续写《呼兰河传2》,不幸的是,萧红,于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世于香港,年仅31...
评分萧红,民国时期的女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40年在香港发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本打算继续写《呼兰河传2》,不幸的是,萧红,于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世于香港,年仅31...
评分真正的作家,终于明白了与普通写手的区别。 呼兰河传,写的是普通农家的生活,作者应该是出生于至少是一个富农家庭,有几间房子和一个园子。 她可以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发现其中的美好,用笔细腻。 生死场写的则是一个革命的事情,在旧社会,农民的地是租来的,地主涨租那...
评分看过了电影《黄金时代》再来翻得这本书,对于《呼兰河传》《生死场》早有耳闻,这次就着电影,也是正好手头看完《金瓶梅》换个不同口味的来读一下。 没有想到书读的极快,两三天就读完了,震撼是有的,但好像不似其他人那般强烈。 文字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壮美的修辞,却让...
呼兰河传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