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伯格,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颇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册,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From A to X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
讲故事的人将自己的声音借给他人的经验;随笔作家将自己借给特定的场景,或者他所写作的问题。这里所选择的文章能够相当直接地归属到几个标题之下:旅行和移居,梦想,爱情和激情,死亡,作为行为和人工制品的艺术,理论与生产、再生产世界的体力劳动之间的关系。在约翰·伯格的人生里,从而也在本文集里,对于故事叙述和语言的关注是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议题。“离乡”一辑的主题是旅行、放逐、移居,本书最后“未修筑的路”继续着这些反思;“爱情入门”的所有文章显示了约翰•伯格对于艺术作品,尤其是绘画的关注。“最后的照片”集合了不同媒介、不同处境下关于死亡的四篇随笔。
今天借着Arong的《读书笔记1:讲故事的人》写一篇并不算严谨的艺术随笔,想基于约翰·伯格(John Berger)对哈尔斯的评论延伸考察一番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the Dutch Golden Age)(注释1),看看当时的艺术家到底为何那样作画、为何会产生那样的风向变化,以及这些...
评分 评分正是在这样荒凉的自然环境里,我们遭遇美。这遭遇究其本质是不期然的、无法预料的。风平浪息,海水从土灰变成宝蓝;雪崩后滚落的巨石下长出小花;破败小镇的上空升起月亮……无论我们是如何遭遇美,美始终是个例外。这正是美打动我们的原因。 ...
评分 评分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 顾文豪 刊于2009年12月5日《新京报》 苏珊·桑塔格极为推举伯格:“他为世间真正重要之事写作,而非随兴所至。在当代英语作家中,我奉他为翘楚;自劳伦斯以来,再无人像伯格这般关注感觉世界,并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是的,“赋之以良心的紧迫性”,伯...
15-9-18
评分是欧洲浪漫左翼的传人,一手是投入公共领域的锋锐评论,另一手则是深沉内向的虚构创造。
评分讲画和摄影的书不出全彩高清太浪费内容了,渣得看不出轮廓的黑白小图,脑补也脑补不出美在哪里。 处女座强迫症读者还得身兼图书编辑,手动搜图配图做笔记。
评分3.8吧 (相比法国那些大拿,John Berger还是太不学术惹
评分约翰博格特别在适合在地铁迷宫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