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沛霞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1985—1997年任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1997年至今执教于华盛顿大学历史系。1993 年出版《内闱》,是海外中国妇女史开山之作。
《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一书对一至九世纪的博陵崔氏进行了详尽的个案考察。伊沛霞博士通过利用大量丰富的原始资料,考察了崔氏作为贵族宗族组织的演变过程,从而描述了贵族影响力的消长起伏以及贵族家庭声望和权力之基础的变动。这类研究对于扩充中国中世社会和政治以及家族、宗族体系的认知,至为必要。这项开创性的研究对中古史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参见《古籍新书报》2011年9月28日禾之火的书评。写的很有趣。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3d2e30100uwhr.html。 前段时间在山西太原召开魏晋南北朝史年会,本系老师有参加者,归来后对范师的谦虚好客赞誉有加。不枉了当时的一片“倾慕"! 衷心希望范老师的学术...
评分参见《古籍新书报》2011年9月28日禾之火的书评。写的很有趣。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3d2e30100uwhr.html。 前段时间在山西太原召开魏晋南北朝史年会,本系老师有参加者,归来后对范师的谦虚好客赞誉有加。不枉了当时的一片“倾慕"! 衷心希望范老师的学术...
评分参见《古籍新书报》2011年9月28日禾之火的书评。写的很有趣。可以参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33d2e30100uwhr.html。 前段时间在山西太原召开魏晋南北朝史年会,本系老师有参加者,归来后对范师的谦虚好客赞誉有加。不枉了当时的一片“倾慕"! 衷心希望范老师的学术...
评分 评分魏晋南北朝士族在乡里拥有强大的宗族力量是他们屡经沉浮却又能东山再起的根本原因,隋唐以来,随着地域主义的衰落和国家主义的复兴,隋文帝废除乡官和地方征辟制度,士族为了获取政治权益,必须不断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随着中央化和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士族从而失去地方宗族乡党...
作者在论述了数十万字以后得出启示一“贵族家庭在历史长河发生了持续的、大量的变化”;启示二“研究贵族家庭不能离开中国国情”。Excuse me??? 这种常识性的治学素养你跟我讲是在认真研究了“中古贵族家庭”这么经典的问题以后得到的启示??? 论述过程倒还算周全详细,但是翻译上的不足显然了拖后腿。以及,可能因为作者读的《旧唐书》是译本,论述的部分内容暴露了对文献的理解差误。 以上愈发坚定了我“研究中国史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的观点。
评分作者在论述了数十万字以后得出启示一“贵族家庭在历史长河发生了持续的、大量的变化”;启示二“研究贵族家庭不能离开中国国情”。Excuse me??? 这种常识性的治学素养你跟我讲是在认真研究了“中古贵族家庭”这么经典的问题以后得到的启示??? 论述过程倒还算周全详细,但是翻译上的不足显然了拖后腿。以及,可能因为作者读的《旧唐书》是译本,论述的部分内容暴露了对文献的理解差误。 以上愈发坚定了我“研究中国史还是要靠中国人自己”的观点。
评分有几个点稍微可用下。重回读书少年,感觉很棒
评分人名、官职张冠李戴的不少,需要修订下。
评分贵族家族长存千年的原因太难说清了,也,魏晋时期中正制给给家族把握地方实力的机会,退可以雄踞乡里,进可以主宰朝政。隋唐以后中央集中了太多资源,家族逐渐向京城迁移,成为官僚,逐步脱离乡里,依附皇权,家族的的教养,声望,关系让家族成员更容易上升,但逐步与寒族之间的差异变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