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蒂·马顿(Kati Marton),美籍匈牙利人,幼年随她的父母移居美国,获匈牙利政府最高文职奖。著有六部作品,包括《纽约时报》畅销书《隐藏的权力:塑造我们历史的总统婚姻》《大逃亡》等。
毛俊杰,1952年生于上海,1978年入复旦分校中文系,1981年后定居纽约,译作有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奥兰多·费吉斯《耳语者》、杰克·凯鲁亚克《吉拉德的幻象》等。
本书通过冷战时期匈牙利秘密警察长达20年的档案,所揭开的一部隐藏了几十年的家庭历史和时代侧记。
冷战时期,苏联集团中的匈牙利,秘密警察通过庞大的告密网,试图全面渗透控制匈牙利的政治生活。作者的父母原是匈牙利著名记者,他们的报道是西方了解匈牙利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他们被视为“人民的敌人”,长期受秘密警察的监控,终因叛国和间谍罪而先后入狱。一家移居美国后,匈牙利政府却又异想天开地试图招募他们当间谍,而美国也对他们进行了几年的监控。书中不只还原了马顿夫妇被告密者包围的经历和遭遇,他们的抗争、坚守、脆弱和勇气,也展现了他们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夫妻之间相互的感情背叛与灾难中的支撑,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与亲情,人性的坚强与软弱,从而使得这本书更为丰富、复杂,具有血肉。
写在前面:之前向一个专门把几十万字的书概括成几千字的微信公众号投稿,我选择了这本书,不过那个公众号需要强趣味性的,我自己的写作和这本书的风格都不足够有趣,所以没有通过,也不打算投到别的平台了,直接发豆瓣吧。这本书原文22万字,我用了一周时间看完,又用了三天左...
评分 评分忙里偷闲花了一天时间读完了这本书,信誓旦旦说不再买理想国。不过这本不得不安利。 这几年看过批判冷战,极权的书太多了,这书算是其中最好,最深刻的一本。以往的大部分都如此,一番痛批苏联阵营的极权如何黑暗,以美利坚为首的自由时间如何美好。真的有所谓完美世界吗?真的...
评分 评分一口气看完。想起托尔斯泰的那句话,改一下就是不幸的国家是相似的。看得想起了捷克,想起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到后面我八卦心上来了,作者居然Peter jennings的前妻。她应该在美国混得如鱼得水,还是不能忘记匈牙利那段历史。她对往事的追忆让那段历史变得直观,也让我Go...
在秘密警察的档案里寻找家族史
评分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那么多人批评作者的个人感情,难道一个目睹了极权恐怖统治的人还应该对这种生活感恩戴德?批判极权主义难道不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做的?温和包容的社会,是我们应该期待并且要为之努力的。
评分2016年已读065:作者从秘密警察的档案、当事人的回忆中构筑父母在极权体制下被打压被囚禁的历史,如果说他人的回忆呈现了父母于重重危机中的抉择、抗争,以及体现出的勇敢与坚定,那么父母那些被封存于档案中的自我陈述,则更接近于完整的真相,作者并没有为自己的父母披上一层“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荒谬制度”的英勇光环,相反她如实展现他们曾有过的的挣扎、犹疑、痛苦与软弱,那并不是他们人生的污点,他们对于绝不沦为国家机器的帮凶与附庸的底线的坚守,已经是最大的胜利。历史重荷如山,作者却从沉重中还原了人性的温度,在这段历史里,没有人全然无辜,也没有人全然邪恶,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政治制度下的牺牲品。
评分总体来说,同样是你匪,匈牙利还是高出你国一百个档次。
评分我不明白为什么豆瓣上那么多人批评作者的个人感情,难道一个目睹了极权恐怖统治的人还应该对这种生活感恩戴德?批判极权主义难道不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做的?温和包容的社会,是我们应该期待并且要为之努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