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世界观

佛教世界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文出版社
作者:明贤法师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0
装帧:
isbn号码:978750754375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佛教
  • 明贤法师
  • 宗教
  • 佛教入门
  • 哲学宗教
  • 佛教
  • 世界观
  • 哲学
  • 宗教
  • 文化
  • 信仰
  • 心灵
  • 修行
  • 佛教思想
  • 东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明贤法师:北海洋院住持,大陆汉传佛教“人文佛教”修行法系建立者,禅门法眼、沩仰、临济、云门、曹洞五家法脉一花五葉传人。十八岁于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上弥下光长老座下披剃出家。十九岁与上仁下德长老座下受具,参禅,兼习三语系诸佛教圣籍,进修佛教造像及中观。二十六岁应江西省佛学院聘请为讲师兼教研主任,继任后堂,次年受邀兼职庐山东林大佛艺术监理,任常住西堂。三十三岁作为大陆佛教代表与台湾慧在法师历时近半年完成“重走玄奘大师西行之路西行任务。三十六岁于北京大学讲授《入中论未名疏》《佛宝论》《法宝论》《僧宝论》《佛教世界观》《禅宗涅槃偈》等专著。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一人一世界”的世界观
第二章 所见不同决定法无自性
第三章 无情不能被混淆为有情
第四章 “环境与生命无关”的世界观
第五章 四大、五蕴无自性,实有世界非实有
第六章 由破“四生”到“无生”确定“缘起而生”
第七章 凡夫、罗汉和菩萨“不可跨越”的三重境界
第八章 小乘与唯识的世界观
第九章 大乘中观的世界观
第十章 世界没有始终,只有辗转相寄
第十一章 世界没有断灭,故而没有末日
第十二章 了解灾难本质需理解佛教“三法印”
第十三章 为破凡夫实执,直接契入圣境而谈世界无始无终
第十四章 净土在凡夫面前到底是有还是无
第十五章 净土与浊世不冲突
第十六章 探讨各类世界观的真实目的
第十七章 须弥四洲与宇宙银河不冲突
第十八章 佛教世界观与科学不冲突
第十九章 信仰更高超、科学更发达
第二十章 随许暂时世俗,确定究竟世俗为空性
第二十一章 从佛教世界观看世界文明的格局
第二十二章 佛教世界观的传统文化依据
第二十三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禅宗态度
第二十四章 圣人可否来到人间
第二十五章 人文佛教
第二十六章 佛教世界观指导下的人生观
第二十七章 佛教世界观的正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很偶然知道明贤法师,这本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本法师著作的实体书。 1,觉得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佛教基础,不适合0基础的人 2,能看出法师受过藏传佛教的训练,内容很快切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比较正面和清晰肯定地给出了观点, 3,书分三部分:1~9章由浅入深进入“中...

评分

很偶然知道明贤法师,这本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本法师著作的实体书。 1,觉得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佛教基础,不适合0基础的人 2,能看出法师受过藏传佛教的训练,内容很快切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比较正面和清晰肯定地给出了观点, 3,书分三部分:1~9章由浅入深进入“中...

评分

很偶然知道明贤法师,这本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本法师著作的实体书。 1,觉得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佛教基础,不适合0基础的人 2,能看出法师受过藏传佛教的训练,内容很快切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比较正面和清晰肯定地给出了观点, 3,书分三部分:1~9章由浅入深进入“中...

评分

很偶然知道明贤法师,这本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本法师著作的实体书。 1,觉得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佛教基础,不适合0基础的人 2,能看出法师受过藏传佛教的训练,内容很快切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比较正面和清晰肯定地给出了观点, 3,书分三部分:1~9章由浅入深进入“中...

评分

很偶然知道明贤法师,这本是我目前能找到的唯一一本法师著作的实体书。 1,觉得本书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佛教基础,不适合0基础的人 2,能看出法师受过藏传佛教的训练,内容很快切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比较正面和清晰肯定地给出了观点, 3,书分三部分:1~9章由浅入深进入“中...

用户评价

评分

基本对现代佛教的几个走向都很精准的把握,对于世界科学,人文佛教和群众路线的选择,对都市,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佛门的转换很自然

评分

重中观胜于唯识。 不是精进本身,是精进路上的灯。 正在看南师唯识与中观讲义影印版。 看时还会想到庄子,没有交集却意念相通。比如这句“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和「出离心」。

评分

基本对现代佛教的几个走向都很精准的把握,对于世界科学,人文佛教和群众路线的选择,对都市,对中国文化的特点,佛门的转换很自然

评分

重中观胜于唯识。 不是精进本身,是精进路上的灯。 正在看南师唯识与中观讲义影印版。 看时还会想到庄子,没有交集却意念相通。比如这句“吾又悲夫悲人者,吾又悲夫悲人之悲者,其后而日远矣” 和「出离心」。

评分

因应当代人普遍知识结构演绎大乘佛法了义正见,感恩法师法布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