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历史 二战 芭芭拉·塔奇曼 美国 巴巴拉·W·塔奇曼 政治哲学 世界史 中信出版社
发表于2025-02-02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400页弃。巨细靡遗,没有重点。
评分塔奇曼神奇,历史写得这么好看
评分芭芭拉的文笔殊有可取之处,在描述人物方面亮点的确不少,典型的记者精准性文笔。但难逃自说自话的嫌疑,事件勾连过于牵强显得结构松散,当然观点也是泥沙俱下
评分美国人看中国革命史的书,历史资料详实,作者用了四年时间才完成的传奇之作。
评分白左SB黑国军!必读梁敬錞、方德万、齐锡生三大解毒书。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作家,1963和1972年凭《八月炮火》与《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偏爱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她的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 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其作品深受大众读者和费正清等历史学家的推崇。
奥利弗·B·波拉克曾这样写道:“作为历史学家,塔奇曼不是在为其他历史学家们而写作;在她的著作里,字里行间,千百万大众读者通过她的文字感受到了历史的精彩之处。”
【内容简介】
20世纪前叶,中国和美国正处于一个交叉点上,这是一个古老但衰弱的古国和另一个年轻但强大的新兴国家的一次相遇。在本书中,跟随史迪威——一个古怪但却真实的英雄、美国最伟大的战区指挥官之一,我们见证了那次历史性的相遇,它代表了美国试图使中国跟自己更相似的努力。在 这种堂吉诃德式屡败屡试的努力之外,现代中国露出了它的脊梁。
本书为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非虚构类)获奖作品。
--------------------------------------------
【编辑推荐】
1、是什么决定了中国和美国“二战”胜利后的方向?了解中美关系史必读书目,详细剖析70年前中美关系转折点前因后果。
2、巴巴拉•W•塔奇曼,两度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作家,其历史作品为万千大众读者喜爱至今。
3、文字充满戏剧性和画面感,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前提下伴随着意味深长的议论和反思,一部能让读者体会到历史精彩之处的作品。
--------------------------------------------
【名人&媒体推荐】
巴巴拉•W•塔奇曼的《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是一部杰作,这是出于许多很不相同的理由,每一条理由都足以让它流传下去。
——费正清
关于中美关系最具可读性且信息量极大的一本书……才华横溢、思路清晰、观点独到。
——《国家杂志》
塔奇曼最了不起的一本书……视角宽广,史料丰富,思路清晰,文风沉稳,必须承认这本书不仅仅提供了关于历史的知识,更让我们在知识以外受到了启迪。
——《纽约客》
娓娓道来一个精彩绝伦、跌宕起伏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刊于《南都周刊》2016年第4期“失望之书”专题 巴巴拉·塔奇曼是美国著名的历史作家,她获得普利策奖的名作《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又译《史迪威与美国在华经验(1911——1945)》),早在1985年即有了简体中译本,如今这已经是第4个版本了。很多中国人...
评分这本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在中国已经多次再版了。在豆瓣也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高评。但据我看过的资料,这种高评具有相当的误导性。 这本书不会告诉你这些。 1.史迪威在第一次缅甸战役期间,不听有经验的中国将领的劝告,完全罔顾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远远弱于日本军队的事实,...
评分1946年冬天,南京蒋介石官邸,曾有一场悼念会。 我们无法知晓当时到场者的心情甚至心思,但据说这是一场小规模的基督教仪式,客人只有美国大使司徒雷登与另一位美国人。除了蒋介石之外没有其他中国人出席,事后亦无任何宣传与报道。 对于一位为数寥寥的四星上将,...
评分对一本用于洗完澡躺床上等头发干时看的书而言,这是个稍微奇怪的选择,而且时常让我越过了 12 点天黑请闭眼的准则。 我曾经对160年前到60年前的那个时间段里的事情兴味索然,甚至有点憎恶,一个原因是那100年国家几乎毫无生机,充满挫败和无能,是中国人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
评分哪怕日历翻过去一页,昨日就已然陷入了时间的迷雾。所谓真相变成了各自的解释,人们根据个人的经验选取听起来最合理的一条。如此,历史的真实周围插满了路标,只能逐一看过,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这种真实。而真实又有何意义?也许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照今时今日的可靠坐标。 二...
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