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拉·韦伯斯特

诺拉·韦伯斯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爱尔兰] 科尔姆·托宾
出品人:99读书人
页数:296
译者:柏栎
出版时间:2016-1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159185
丛书系列:99读书人 科尔姆·托宾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尔姆·托宾
  • 爱尔兰
  • 小说
  • 爱尔兰文学
  • 外国文学
  • 托宾
  • 外国当代文学
  • ColmTóibín
  • 小说
  • 历史
  • 女性
  • 美国
  • 19世纪
  • 家庭
  • 成长
  • 爱情
  • 文学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爱尔兰东南部小镇恩尼斯科西,家庭妇女诺拉•韦伯斯特中年丧夫,要独自抚养四个孩子,手头拮据。

诺拉沉浸在失去挚爱的悲痛中,她期待能出现任何机会摆脱困境和烦恼,又害怕自己要回到结婚前的那种单调、压抑的工作生活中。另一方面,小镇居民的生活距离很近,似乎人人都知道彼此的秘密。敏感的诺拉变得自我、固执,有时会失去耐心,她要捍卫自己的家庭隐私,却也忽略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失去父亲后的伤心和变化。

渐渐地,凭借歌唱天赋和友谊的力量,诺拉看见了新生活的一线希望。

托宾历时十年完成的这部最新小说,塑造了诺拉•韦伯斯特这个当代文学中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

——————————————————

历时十年,爱尔兰文学大师托宾创作时间最长的长篇小说

托宾以母亲为原型,塑造了当代文学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入选奥巴马圣诞购书书目引起轰动

2015年英国霍桑顿文学奖获奖作品

荣膺《每日电讯报》、《星期天泰晤士报》、《旁观者》杂志、《金融时报》、《观察者报》年度选书

——————————————————

主人公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如此之远,使得诺拉•韦伯斯特有时几乎像是幽灵。但正是托宾极度的节制,把原本可能是常见的悲痛与生存的故事,提升到心灵探索的高度。其结果便是这部闪闪发光的、简约的小说,在书中的某些瞬间,日常生活近乎神秘。

——珍妮弗•伊根,《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这部小说理当像诺拉倾听贝多芬音乐一样细读。它让你陷入沉思……我们与韦伯斯特一家的关联使我们想象他们在那里,生活着,渴望着,炉上的火劈啪作响。

——《卫报》

托宾精确的散文和对情感细微之处的关注,都在这本书中得以最佳呈现。

——《旁观者》

作者简介

科尔姆·托宾是具有国际声誉的爱尔兰当代著名作家。他1955年生于爱尔兰东南部一个积极投身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家庭,毕业于都柏林大学,主修历史和英文。

自1990年发表处女作小说《南方》以来,托宾已出版七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一部中篇小说、两个戏剧和多部游记、散文集。《黑水灯塔船》(1999)、《大师》(2004)、《玛利亚的自白》(2012)先后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大师》荣获2006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布鲁克林》获2009年度英国科斯塔最佳小说奖。他的最新作品是长篇小说《诺拉·韦伯斯特》(2014)。2011年,英国《观察家报》将其选入“英国最重要的三百位知识分子”,同年,他获得爱尔兰笔会文学奖,以表彰他对爱尔兰文学做出的贡献。2014年,他当选美国艺术与文学院外籍荣誉院士。

托宾的作品主要描写爱尔兰社会、移居他乡者的生活、个人身份与性取向的探索与坚持等。他文笔优雅恬淡,内敛含蓄,被誉为“英语文学中的语言大师”。

托宾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得克萨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创意写作。目前,他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英文与比较文学系教授,在纽约和都柏林两地居住。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除了《玛利亚的自白》和《空荡荡的家》,九久读书人策划出版的科尔姆•托宾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了。读一本就用文字嘀咕一篇,唯独《大师》,所写的美裔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虽然蜚声全世界,我却相当不熟,科尔姆•托宾心目中的大师却偏偏是他,他写得怎么样?我怎敢...  

评分

个人对托宾的喜爱仍然比较狭隘,三年来读遍了托宾作品的所有中文译本,最喜欢的仍然是《大师》《母与子》以及《一减一》。 翻开这本书,跟随刚丧偶的诺拉经历各种琐事,到结尾才留意到她已经历了三年。合上这本书,我的心并没有像诺拉一样释然,反而强迫症发作一般不断怀疑自己...  

评分

个人对托宾的喜爱仍然比较狭隘,三年来读遍了托宾作品的所有中文译本,最喜欢的仍然是《大师》《母与子》以及《一减一》。 翻开这本书,跟随刚丧偶的诺拉经历各种琐事,到结尾才留意到她已经历了三年。合上这本书,我的心并没有像诺拉一样释然,反而强迫症发作一般不断怀疑自己...  

评分

除了《玛利亚的自白》和《空荡荡的家》,九久读书人策划出版的科尔姆•托宾的作品,我几乎都读过了。读一本就用文字嘀咕一篇,唯独《大师》,所写的美裔英国作家亨利•詹姆斯,虽然蜚声全世界,我却相当不熟,科尔姆•托宾心目中的大师却偏偏是他,他写得怎么样?我怎敢...  

评分

科尔姆·托宾小说中的两个悖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位爱尔兰小说家。重新从其写作手法中觅得答案。 技法与情感 我们可以借用两个词汇——“脑力”与“心力”——来简单地划分小说家。如果说脑力小说家依靠开发脑力来完成高超的小说叙述,那么心力小说家则在探索小说表层...  

用户评价

评分

托宾的小说总是靠日常的细节推动故事发展。开始会非常缓慢。然而等到一下子警醒过来,轻舟已过万重山。原来后面的变化在前文中早已有过细致的铺陈或者暗示。

评分

一个44岁的女人,在丈夫去世之后,带着强烈的自尊,敏锐和隐藏起来的悲伤,怎样面对周围人的同情,幡然醒悟式地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心情。 总之,人们常常低估了女人,女人的抗压能力;高估了别人家的孩子,没有一个孩子是省心的。 两个小男孩儿形象也特别出色,康诺变成了一个过分小心的孩子,观察世界就是在寻找出事的迹象。刺心。

评分

每隔一段时间读一本托宾的小说,仿佛就是在告诉我:有个大师已经把小说写到这样的程度了,它们没有多么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刻意升华的部分,既不说教也不悲观。这本也是如此,生活化的细节被托宾捕捉,细致描绘,所有在其他作者那里可以表达的冲突都被他轻易消解,呈现人物的生活状态,丰富的内心,干净的基调贯穿始终,耐心、节制。这是一种完美的表达。

评分

非常好。写诺拉在丧偶后重建自己的生活。其实在痛失所爱后,旁人有时不会注意到,并非他们的生活中缺失了什么,而是这种“缺失”填满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诺拉要去做一些莫里斯没有和她一起做过的事;儿子要去读一所父亲未曾执教过的学校。忍不住和巴恩斯Levels of life做对比(都是丧偶,都找到了音乐):巴恩斯其实是直接把grief和bereavement剖析得很清楚给你看,所以很痛;托宾则是把这之后的日常写到极致,反而舒缓有光。一想到他这书写了十几年,每年写一点儿,就更羡慕托宾的写作状态。他引人入境的本事也厉害,不像有的作品读了十几页还在一堆人名里打转,托宾的书在两三页里就能把读者拉入整个情境里。整本读下来都非常舒服。

评分

看完之后觉得这个简介总有点不太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