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诗选注

黄仲则诗选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剑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宁人。朱氏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善诗词书法,精于篆刻金石之学。1925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36年,奉公赴日本、朝鲜考察,次年因时局变动提前回国。1928年至1935年,辗转任教于浙江台州、杭州、衢州等地。1936年,经张元济引荐,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随馆南迁香港,香港沦陷后返回上海。1944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1945年起,先后执教于上海市敬业中学、上海市民立中学、上海电力专科学校,直至病逝。

出版者: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朱剑心
出品人:
页数:2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2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4045806
丛书系列:朱剑心著作集
图书标签:
  • 诗词 
  • 清代文学 
  • 诗歌 
  • 选本 
  • 工具书 
  • 国学 
  • 古典诗词 
  • 古典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黄仲则(1749—1783),名景仁,又字汉镛,自号鹿菲子,江苏武进人。四岁丧父,家贫力学。十六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进学。博古通今,惊才绝艳,“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然“生于盛世运偏消”,时乖命蹇,落拓平生,年仅三十五岁就贫病以终。有《两当轩集》传世。其诗奇思妙构,缠绵悱恻,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苍凉之情,如“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癸巳除夕偶成》);“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绮怀》);“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翦裁”(《都门秋思》);“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杂感》)等,为时人所爱诵,至今仍脍炙人口。

风雨飘摇的民国时代,仲则诗引起广泛的共鸣,拥有包括柳亚子、陈去病、苏曼殊、瞿秋白、郁达夫等在内的众多读者,朱氏亦为其拥趸:“回国以后(1927),经过了半年的失业,在这时期,除了自己常常吟诗以发牢骚之外,才把历代名家的诗集读了个畅。我最欢喜的,却是清朝黄仲则和龚定盫两家,大概因为他俩的身世品性,和我比较相近吧。”(《我的读书与写作》)

朱氏选诗,均以仲则之行谊情绪为准则。削其歌功颂德、附庸风雅之作,省其游览怀古、应酬倡和之诗,而寄寓真情、关涉身世之作,虽不免为怨尤,则在所必录。选诗三百八十三首,凡六卷,分体选录,以便读者讽咏,兼及各体风格之比较。每体之中,仍以原刊年月为次。诗歌之注释,则以实事求是、钩稽推证,正其失实及琢削之处,诠其不愿言明、别具隐衷之情。又因仲则诗刻本既多,字颇互异,故审慎校雠,取其义胜者,而正其亥豕鲁鱼之误。凡此种种,足见用功之深。

《黄仲则诗选注》成书以后,列为《学生国学丛书》之一种,由商务印书馆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印行。本次即以该版为底本,简体横排,并保留部分异体字、繁体字。文字脱讹之处,如卷一《鹦鹉洲》注释三“芳草萋萋鹦鹉洲”错为李白诗等,则予以径改,不出校记。另,选诗在《两当轩集》中之具体卷数,则详注于诗末,以便读者参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937年商務版,朱建新也便是朱劍心。

评分

[039]黄景仁老师太丧了一刚!

评分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因为这一句而看了他的集子,但总体看下来却感觉并没有推崇得那么好,主要是清人写诗本来就偏弱,感觉就是乐府的底子,写出来明清的调调,并不厚实也未深入。比较不喜欢的地方是,多少总能看到前人章句,直接引用或者化用,李白杜甫陆放翁,意境也无二,比较无趣。注解和序言还是很好的,加一星。

评分

我最近翻的其实是这个 想起十几岁看两当轩集所以勾一下 这个注还可以 选不错 重要诗作都入了

评分

[039]黄景仁老师太丧了一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